logoMenu

千里之外 — 育空漫记(上)

2021-10-29 |作者:Irene Li | 来源:Irene 漫游记

“Larger than life.” (中译:非同凡响),这是育空(YUKON)的界牌上对育空最精简的描述。不要说你去过远方,不要说你见过很多,不到育空不知道人有多渺小,大自然有多奇妙!

丹普斯特公路(Dempster Highway)

克卢恩国家公园(Kluane National Park )

育空位于加拿大最西端,482,443 平方公里,只有约4万人口,是人口最少的地区,那里有千里之外,万里之遥的蛮荒,一如既往的没有计划和目标,与山水为伍,与美景做伴,随风飘荡在这片无垠的原野上。这里仍然保有远古时代的模样,天宽地阔、色彩癫狂、冰川倾泻、极光飞扬、山水魅惑、傻傻分不清天上人间。

1、行程概况

在这个各自封闭离我远点的特殊时刻,育空人民却对BC省敞开了大门,那里的丹普斯特公路和克卢恩国家公园就是我想去的地方。从BC进入育空,还差约300多公里就到了北冰洋,可惜西北地区还在关闭,回程再经AB省的Jasper和Banff回到BC。行程八千公里,约三周的时间,全程自驾露营。

大概的行程路线:

2、从温哥华到育空的首府白马(Whitehorse)

一路都是我们见惯的绿意葱茏,大部分时间赶路,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考虑过住店,也没有预定,不想走了就找一个美美的营地住下,一路轻松写意的到了白马。

最刺激的是从Prince George 到Yukon Junction中段的密林中,简直就是进了黑熊的家园,这一段路就看到了17只熊,有一家四口大摇大摆的在我们车前横穿公路的,有熊孩子萌头萌脑跟在他妈妈后边的。到后来,对单身汉除了计数都没兴趣了,没想到熊会这么集中出现,摄影师还在方向盘后面,没有抓到最萌的一幕幕。不用遗憾,精彩还在后面。

花嘴熊

熊妈妈带着两小的过去了,这个犹豫了一下,在我们面前翻墙而过,身手敏捷啊。

进入育空,在Yukon Junction 才遇到检查站,BC人民放行,别的地区的人都进不了育空,只能回头了。难怪我们在育空遇到的所有的旅人不是温哥华就是温哥华岛出来的。

路边的小油站贴满了世界各地的标示。

3、白马(Whitehorse)

白马是育空的首府,也是加拿大北方最大的城市,人口2020年估计近4万人,占了这个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城,纯净的育空河穿城而过,进入阿拉斯加流入白令海。著名的阿拉斯加高速路(Alaska Highway)也是从育空的Watson Lake 起始经白马然后进入比邻的阿拉斯加。这条路使得育空从曾经的一个淘金路上的落脚点变得空前的热门,并在1953年取代了Dawson成为育空的首府。其空气质量的洁净度首屈一指,是上了吉尼斯纪录的。沿着峡谷,河边溜达,在城里闲逛,是一个休闲,生活的好地方。

SS克朗代克国家历史遗址 (S.S. Klondike National Historic Site ),这条成为博物馆的船尾外轮驱动船是当年30、40年代在育空河上到Dawson之间的两条大船之一。

安静的街道

育空河上的小飞机

大坝的边上是三文鱼洄游翻越大坝的鱼梯

勇敢者的游戏

人类要逆流而上似乎不太容易啊

曾经的铁路

黄昏经过一个美丽的大湖(Fox Lake),进去转了一圈,就是它了,湖岸边的家啊。这里不得不表扬育空官方的露营地,全部都是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设施完备、关键是篝火随便烧啊,总共才$12元钱,自己注册装信封里投到门口的箱子里。

烧火可是我的强项,每天熊熊的篝火生起来的时候,就是温暖暇意发呆的时光。

篝火熊熊,星光灿烂、湖岸生辉,睡觉都是浪费。

清晨我家门前的风景

喝好了早茶早餐才启程

4、道森(Dawson)

道森其实就是一人口只有不到1500人的小镇,已经是育空第二大城市了。她最火的时候是1896-1899克朗代克淘金潮期间(The Klondike Gold Rush (1896–99)),人口曾经达到4万多并成为当时育空的首府。对黄金财富的追逐将人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造就了道森传奇的历史和很多神秘的故事。著名作家杰克·伦敦也曾追随淘金者的脚步在此居住过,他于1903年发表的小说《荒野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便是其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只有一条面对育空河畔的主街

当地美丽优雅的女性,身着传统服装的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开心的拿着当年淘金的铜盆让我拍照

表扬了美丽的女友,男伴也很开心啊,看这身装束,她们应该都是当年淘金者的后人。

小镇的最高点-午夜穹顶(Midnight Dome), 可以俯瞰小镇全景,育空河和克朗代克峡谷

5、世界之巅的天路 (Top of the world Highway)

只在夏季开放,乘免费的渡船过了育空河就直上127公里的通往阿拉斯加的天路,大约30公里以后出了树线就完全暴露在山脊上了,苔原金光耀眼,群山连绵,无垠高远,天上行的感觉。

上面露营随意,看上哪里就可以在哪里住一晚。第二天清晨,仙雾缭绕。

穿过迷雾,又回到了人间

再乘渡船回到Dawson。

6、丹普斯特公路(Dempster Highway)

这才是此行的重点。丹普斯特公路是以一百多年前加拿大皇家骑警William John Duncan Dempster的名字命名的。在他88年的生命旅途中,有三十多年都曾驾着雪橇在当年还没有道路的雪域荒原中往返于道森及麦克弗森堡的600公里区域服务,在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下,一次往返要一到四个月的时间,留下了许许多多传奇的故事,他那种几十年如一日融入大自然,不畏艰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至今令人震撼。又想起了白求恩大夫,这些都是平凡而纯粹的加拿大人,为加拿大的价值观点赞。

这是加拿大唯一的一条北极公路,从1959年开建直到1979年才完成,总长737.5公里,到达Inuvik。1914年到1917年,又建成开通了138公里连接Inuvik和Tuktoyaktuk的全天侯极地公路(Northwest Territories Highway 10),结束了这个地区只能在冬天冰路行车的历史,路的尽头就是北冰洋。恶劣极端的气候和冻土层的融化使修建这条公路遭遇了无数严酷的挑战,沿途还有很多自然神奇和传奇的故事,也是至今北美最偏远最具挑战的公路之一。踏上奇异的地貌,追寻一亿九千年以来北美祖先的足迹,穿越北极圈,抵达北冰洋,那里冬日的阳光稍纵即逝,夏夜却有不落的太阳。

北美另一条通往北冰洋的北极公路是美国阿拉斯加的Dalton Highway,地貌和这条有异曲同工之妙,(见(二)Dalton Hwy to Arctic Circle 闯关北极圈)。感觉加拿大的北极公路比美国的好走多了,至少路上没有那么多的大卡车和坑坑洼洼。

由于西北地区仍然在关闭状态,我们只到了Fort McPherson之前,离北冰洋岸边的Tuktoyaktuk大概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我还会再来的。

下图是全程Dempster Highway,Highway 10抵达路的尽头–北冰洋。包括沿途距离、设施和服务的详尽的介绍。(图片来自网络)

墓碑公园(Tombstone Park)

墓碑公园是我们的第一站,在每年的8月底9月初的夏秋之交,就像上帝的手拨动了开关,绿色的苔原突然同时变色,五彩缤纷,艳丽得让人不知所措。我们就是踩着这个点,走进了这个迷人的世界。

然而,与自然的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期待的总是最美的那一瞬间。苔原变色的时间点每年都是不一样的,最靓的色彩只有三到五天,然后红叶开始凋零,黄色也开始老去,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最盛期,本来打算先到北极圈转一圈回来,预定了三天以后公园内最著名的Grizzly Lake 三天的Backpacking背包行。择日不如撞日,临时改变了主意,和工作人员协商能不能把我们背包的时间改成第二天,然而这几天的预定都是满员,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做好准备,第二天早上去报道,如果有人取消就让我们进去,如果没有又给了我们几个备选方案,美景不打折,轻松写意,正和吾意!工作人员都是户外的爱好者,热情专业,我们后来在步道上又和他们快乐的相遇。

Grizzly Ridge Trail:果然根本就没有人取消背包的行程,我们只能按计划进行单日行程,Day Hiking不需要许可,Grizzly Ridge Trail 走到哪里算哪里,这一段据说也是背包最精华的部分,出门的时候还在下雨,然而天空越走越亮,雨后的色彩更是梦幻迷离。

Grizzly Lake,真的是一个仙山环绕的所在

金边山(Goldensides Mountain)

离营地不远的一个小步道,往返约7公里,拔高只有200多米。由于起点就已经站在了高地,360度美景、美色让人欢天喜地。

公园内的营地呆着就不想走,每天睡到自然醒,太阳都晒到了头顶。

北克朗代克河边步道(North Klondike River Trail):就在营地边沿河而上,溜溜达达居然如此惊艳。

河水哗啦啦的纯净清凉

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仙的游乐场,我们在河谷里跳来蹦去,乐此不彼。

天边又飘来了小雨,只好撤退了。

烧火煮饭

继续赶路,还没有混进圈里去呢。

车子就像飘在大海上的一片树叶,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安详的穿越苔原、山谷和丛林,在色彩中迷醉。

路上绝大部分照片都是在行驶的车上抓的,眼睛有点顾不过来了。

走出了Tombstone Park的边界

远处的并不是雪山,而是寸草不生的白石山

Ogilvie-Peel 观景点,Ogilvie山的最高点,俯瞰山川、峡谷、河流,晴朗的视线可达180公里以远。

老鹰平原(Eagle Plains),从Dawson出来370公里到达这里才有服务,可以加油吃饭了

温暖舒适啊,可曾经繁忙的景象不在,服务人员都是当地的原住民,亲切友善。

分量很足,味道就不要苛求了。

从老鹰平原出来36.5公里就进入了北极圈,北纬66° 33’。 夏季的午夜,太阳会一直挂在地平线上,而冬季的正午,太阳则像黄昏时一样很快就滑落了。在这里你会看到这条路是怎样在苔原的冻土层上修建的。

彩色的苔原延绵远方

大地的绣品

Rock River 营地,我给它命名的彩虹溪。饱含不同矿物质的河流溪水造就了这种缤纷的色彩

离开营地,海拔抬升到树线以上,广阔的苔原又展现在眼前

路边火焰一般迎风招展的狗尾巴草

465公里处就上到了Richardson山顶,育空和西北地区的交界了。这里是从白令海分开了波弗特海水系的大陆分水岭,也是北美落基山脉延伸的最北端。界牌上写着,你已经到达了世界的中心,据说全世界的鸟类,夏季都要到这个不夜的苔原上繁殖下一代。

从这里开始下山进入了西北地区,路边的公里标牌从0开始,时间也变成了山地时间,要往前拨一个小时。公路蜿蜒在似乎折叠的岩石上。

突然看见一灰熊妈妈带着两个熊孩子正在公路上溜达,看见熊妈妈的前爪了吗?这一掌拍过来会怎样。

这段路很少有车,看我们很友善,它们也就放放心心的玩耍,还两次在我们眼前横穿公路,实在太可爱了。

看来熊妈妈也不容易啊,带着两熊宝宝,自身都没有贴上多少膘。

小萌熊居然还在大路上留下它的印记,对我们宣称主权。唉,有娘罩着还不知生活的艰险啊,据统计一岁小灰熊的成活率只有40%。

随着海拔的降低,地上的植物又开始渐渐的长高

过了第一个渡口,在Fort Mcpherson前的检查站就不让进了。自己在车上隔离、露营,不接触社区和人也不行。只好打道回府了。

离边界才不到100公里的距离,这边突然变成了夏天,温度也从几度变成了十几度,狗尾巴草在干燥的土地上仿佛在燃烧。

太阳似乎一直在那里发出五彩的光芒

看看天气晴朗,择一水草丰美处,沐浴不落的夕阳。

我们已经进入了极光带,本来想等极光的,谁知道太阳一落下,厚厚的云层就上来,放弃了。其实这里只要天空晴朗,看到极光的机率是很大的,一路都有人告诉我们看到了极光,只是定了闹钟也起不来就算了,主要是在黄刀看了最过瘾的极光(黄刀的极光看过来:一路向北–追光之旅)已经没有那么执着了。

第二天清晨突然被窗外的红光惊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日出的一刹那。

过山车

告别了北极圈,清酒满上,一杯敬天地,一杯敬过往,剩下的咱先干为敬!

一皮卡停在北极圈的路牌下过夜,原来是白马过来的俩美女,路上还看到单人女孩骑摩托在路上的,这个地方盛产豪迈的基因啊。

这个已经捡拾了半桶莓子,告诉我说满地的黑莓、红莓、蓝莓都是可以吃的。

天宽地阔,色彩迷人高远,不知道天堂是不是也有这么美。

再次回到Ogilvie-Peel山顶观景台,晴空下河谷蜿蜒到无穷远

东边晴西边雨,雨雾彩虹和蓝天将苔原点染得更加绚丽

湖畔上风雨彩虹和阳光同框,令人震撼

不忍移步啊

河流的大回环

这一路随着海拔的高低不同,山峦起伏,苔原谷地,每一个地方的地貌、景观、颜色都不同,还有更多值得深挖的地质人文,传奇故事,令人欲罢不能。

6、人脚趾鸡尾酒(Sourtoe Cocktail)

又回到了道森小镇,庆贺Dempster Highway美妙的行程。不过这杯酒却大有来头,有一颗脱水腌制的人脚趾头,叫人脚趾鸡尾酒(Sourtoe Cocktail)。当老法师口里念念有词‘You can drink it fast, you can drink it slow, but your lips have gotta touch the toe’. (你可以喝快或慢,但是你的嘴唇必须碰到脚趾头),举着那个脚趾头在我的眼前晃,然后放进了我的酒杯,真的有点慎人,冒充勇敢也是要玩真的,这张证书值得好好的珍藏。

这是道森镇最大的酒店沙龙里的一道独一无二的饮料,传说这第一个脚趾头来源于1920年,贩私酒的两兄弟Louie和Otto在途中遇到了暴风雪,Louie走进冰雪中给狗队导航,害怕被警察发现他们没有停留直到目的地,但是Louie的脚趾头已经冻死了,为了保存全脚,Otto不得不找了一个砍柴的斧头帮他兄弟的脚趾头砍了下来,用朗姆酒消消毒,并把这个脚趾头㓎在酒瓶里保存起来作为纪念。很多年以后,在清理这个无人的小屋时,这个脚趾头被Dick Stevenson船长发现,并把它带到沙龙在酒杯里传递和一帮人喝得大醉,然后就成立了这个俱乐部,要想加入的人只要有勇气喝下这杯脚趾头鸡尾酒就可以了。以前还发生过连脚趾头都一起吞下的事件,现在吞脚趾头的要被罚款$2500元,据说现在已经有了8个脚趾头,都是成员免费捐赠的,俱乐部成员也有十几万了,看来咱也是有组织的人了。

谁知道刚刚才练了胆就出事了。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醉醺醺的到营地,搬了点东西下来就睡车里了,半夜被一阵暴力异响惊醒,朦胧中往窗外一看,毛耸耸的一庞然大物,马上吓醒了一半,定睛一看还有高耸的驼峰,小牛一般的大灰熊,正在聚精会神的翻捡我们放在车外的物件。哆哆嗦嗦急忙把熊喷拿在手上,只要它不一掌拍碎我们的车门就放它一马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又回复了平静,第二天起来一看,OMG!一副灾难的现场,20升的大水桶咬了几个洞,水已经漏完;厚厚的并且密封良好的户外冰箱,盖子居然被咬了几个洞,硬生生的扯开了扔在边上,放在外面的东西全部散得满地都是,幸好没有吃的。庆幸昨晚没有睡帐篷,否则我们会不会成为它的菜。抬头看看不远处还有睡在帐篷里的邻居,也没有发生任何的惨案。看来这个熊多半是熟客,上来直接翻冰箱然后走人。其实营地都有提醒,自带的冰箱和任何的食品都不能放在外边,要么锁车里,要么放营地专门的铁柜子里。我们还以为冰箱够坚实封闭,但对熊来说就是一小玩具,更是提醒我们野外食物管理的重要性。

至此我们已经行程过半,Dempster Highway出来眼里再无颜色,心满意足了吧。其实我们还不知道,大鱼还在后面,非凡的克卢恩国家公园(Kluane National Park ),且听下回分解。

往期精彩分享,阿拉斯加系列:

1、Alaska 阿拉斯加 (视频)会是你的诗和远方吗?

2、(一)RV dream trip 梦之旅

3、(二)Dalton Hwy to Arctic Circle 闯关北极圈

4、(三)Glaciers 冰河纪的大冰川

5、(四)Cruise 海上行

6、(五)Towns 小城镇

7、(六)Animals 野生动物

8、(七)Denali NP 德纳里国家公园

9、All The Way North–Chasing After Aurora (中英)

想看更多精彩,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吧。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千里之外 — 育空漫记(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