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985毕业卷香烟:是研究生丧失理想?还是……

2021-07-15 |作者:刘永谋 | 来源:科学网

最近是毕业季。这几天,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就业低配”的事情被网上热议。

有“人大、武大毕业生进厂卷香烟,流水线上研究生超30%”,有“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后当房产中介,网友直呼内卷越来越严重了”,前一阵还有新闻说上海某高校招聘保安要求研究生、北京某单位给领导开车要求研究生等等,不胜枚举。

我在闭关写书,不知道这些情况。是有记者采访,才知道如今研究生就业的“骚操作”,如此之五花八门。我不是八卦的人,兴趣点和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并不在同一个频道。

但是记者很有经验,采访函冠冕堂皇:请问刘教授,怎么看待研究生合理发展和总体结构问题,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上传言的“研究生过剩”是否属实、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记者这么高大上地一问,感觉上述“骚操作”与我研究的中国大学科研环境、大学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专业性问题有关,是需要严肃认真思考、不能不说两句的好问题了。

说心里话,进烟厂卷烟吧,我也想去。据传烟厂肥得流油,工资福利和待遇肯定强过做劳什子哲学教授,而且卷香烟应该不怎么累。尤其是从脑力劳动改为体力劳动,少想事情可能还多活几年。

有朋友说,卷烟工三班倒,累,最好进烟草专卖局。哈哈哈,专卖局的美差,就不觊觎了。

关于卷烟这件事情,主要有4点评论:

1.这与整个社会文凭“过度消费”有关,设立不必要的学历文凭门槛,很多工作完全没必要要求研究生。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和“学历歧视”——如没有研究生学历不要,非985高校毕业生不要——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人为导致不必要的就业“内卷”。“过度教育”浪费教育资源。

2.“文凭过度消费”刺激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加剧考研竞争压力。因为就业原因考研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本来无心学术,这就诱发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

3.研究生扩招降低门槛,让完全以找工作为目的的考生有机会加入研究生队伍。换句话说,不是研究生丧失理想,而是本无学术理想的人来读研了——当然,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是被社会“逼”的。毕业后他们本就不想做研究,哪里钱多去哪里。所以,研究生毕业后进烟厂流水线,甚至做保安、给领导开车就很好理解了。

4.卷烟厂效益太好,能开得出高工资,才能吸引名校的研究生。这说明中国烟草行业赚钱太容易,烟草价格畸高。这个行业对人民身体健康有害,却很赚钱,所以整个行业需要反思,国家对烟草行业加大控制。

进一步地,跳出上述案例,再来评论一下普遍性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是不是扩招太厉害,导致“研究生过剩”?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是否合理,要考虑相关的因素非常多,至少包括:

1)社会需求:社会需要大就多招。2)既有教育资源数量,尤其是高水平教授的数量:条件跟得上就多招。3)政府支持力度:支持力度大就多招。因此,要判断发展速度是否合理,需要用数据分析来说话。

就直观感受而言,有几点想法:

1)如上所述,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可能比速度问题更重要。

2)高职专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要分开看待,今天专科本科教育已经完全“去精英化”,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一般劳动者的重任,应该要进一步发展,尤其是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快速发展。而研究生尤其学术型研究生,是准备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有限,发展不能太快。

3)扩招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快,社会需求没有突然增加,陡然扩招导致供销脱节。因此,一些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名额,要坚决压缩。

第二,研究生扩招是不是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如何看待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

几点评论如下:

1. 现在研究生的质量的确不断在下降。扩招导致生源“注水”,很多学生学生没有学术理想,今后也不想做学术,只想“混”一个文凭,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在所难免。

2. 研究生质量下降也与导师有关。扩招之后,需要更多教授来带学生,教授岗位也“注水”。再一个,招的人多了,一个导师要带的学生也多了,很难像以前一样对学生“精雕细琢”了。

3. 研究生质量下降也与大学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有关。虽然国家加大了投入,但是研究生人均能享受的资源越来越相对而言还是在减少。

4. 研究生文凭“越来越不值钱”,伴随着研究生水平和能力“越来越水”的现象。很难说两者谁是因、谁是果,但是两者相伴而生。

5. 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是培养学术人才的,当然没有义务满足其他的求学动机。比如混个文凭,甚至找个“学当户对”的好姻缘(这个是记者说的,可能还真有)。如果在读研期间,学生有其他的想法,必须要在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之后再去考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来。

6. 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个大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严格控制学术型研究生的数量,可能不失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好办法。但是,“踩刹车”要分专业、分类型来处理,有的要扩招,有的要压缩。对于没有社会需求的学位点,既不好招生,也不好就业,当然要砍掉。

7. 混文凭的研究生人数“虚高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北京著名高校原则上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全脱产读博,学术型硕士也都是全脱产的。

减少一边上班一边“混学历”的在职研究生,解决教育资源错配的好办法。除了严把“入口关”以外,严把“质量关”和“出口关”更为重要。

学位论文质量要求提高了,研究生毕业的“门槛”提高了,让“混文凭”的人“混”不出来,“混”不到文凭,来“混文凭”的人自然就少了。

8. 我想补充一句:扩招并不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而是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不匹配的过度扩招会研究生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第三,研究生扩招,而保研名额加大,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同时学历却“越来越不值钱”?

几点评论如下:

1. 考研难度是不是加大,需要仔细研究,才能做出结论。

1)研究生招生名额总体是在不断增加的,因而相比扩招之前,考研难度小了很多。2)名校保研名额加大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些名校考研难度增加,而不能代表所有的高校都如此。实际上,很多普通高校的一些不热门的专业,比如文史哲,报考的人不多,竞争很小。

2. 研究生扩招之后,毕业生越来越多,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社会对研究生需求的增长赶不上扩招的速度,从功利的角度看,当然就“越来越不值钱”。简单说,这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

3. 至于研究生是否过剩,要看在什么标准下来衡量了。如果以研究生在全体人口比例来看,中国的数字并不高,赶不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以社会需求的满足来看,比较中肯的说法是:1)某些专业研究生的确过剩,而某些专业研究生则并非如此,2)很多领域的学术硕士的确过剩,但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的一些专业硕士并非如此。一句话,研究生过剩问题牵扯到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结构问题。

4.大学生包括研究生要慎重,不要单纯为推迟就业就选择考研,而是考虑清楚今后的职业规划,再做决定,考研也要选择好专业和类型,尽量避免往“内卷”的地方凑。

最后,以上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说实话,上述问题复杂,能有啥好办法?想到啥说啥。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可以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尤其是要“严出”,不达到质量标准决不放行。

研究生要分流,压缩学术型研究生数量,扩招专业型研究生,按照不同培养目标要求培养质量。学术型就是要少而精,严把培养环节,加大培养力度。专业型主要强调对社会需求进行科研攻关,无需强调论文发表。

存在某种教育“降维”的情况:大学生越来越像以前的高中生,研究生越来越像以前的大学生。研究生要以研究为主业,培养要紧扣研究能力的培养。

现在研究生开设大量知识型的课程,还是搞“满堂灌”,对于培养创新能力不利。研究生课程应该与科研相结合,更多采取高级研讨班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支撑条件上,学校应该以研究科研能力提高为目标,设计一些制度性措施。比如有的高校设立专门的研究生研究课题,设定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专门奖励,都是很好的措施。

研究生教育专门培养研究人才,不再是搞“通才教育”或“全面发展”,无关的培养环节尽量压缩。研究生自己也要搞清楚自己的任务和主业,不要把工作时间浪费在主业之外的其他事情上。

以上个人意见,难免偏颇。欢迎留言讨论,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985毕业卷香烟:是研究生丧失理想?还是……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