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大温17岁少女在医院看到这份文件后轻生!

2025-11-27 |作者:小葛 | 来源:温哥华头条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小葛综述】温哥华最近这件事,让很多家长和年轻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一个17岁的女生,成绩优异,马上就要高中毕业。她通过信息公开渠道,申请调取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医疗记录。拿到文件后的当天,她因为无法承受那些专业术语带来的冲击,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640-20251127-150957-6928da4585ae1

这是她母亲后来讲出来的经历。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提醒更多人:这个制度里,可能藏着一个对青少年来说非常危险的盲区。

在BC省,很多医疗机构允许年满12岁的青少年,在不需要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自己申请查看医疗记录。这本意是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权,但现实是,一份本该由专业人士当面解释的文件,却通过邮寄的方式,直接送到了一个心正在风雨中的孩子手里。

在这位母亲看来,真正的问题不是她女儿看到了记录,而是看到了,却没有任何人陪在身边解释、安抚、澄清。

医疗记录里经常会有一些“工作诊断”“阶段性判断”或医生内部使用的专业术语,这些词本来是给同行交流用的,但被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情绪已经非常脆弱的青少年看到,很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把“推测”“可能性”当成“判决书”。

更现实的是,当事的医生并不知道这名女孩申请了这些记录。因为整个流程走的是行政渠道,和治疗系统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医生可能还在门诊里继续看病,却不知道他手上那份记录,正在被一个孩子独自阅读、独自消化。

BC省的信息与隐私办公室回应说,法律上确实允许在“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拒绝发放记录,或者建议申请人由家人或专业人士陪同阅读,但问题在于——医疗机构要处理的申请太多了,几乎不可能一份份都请专业人员来判断风险。

听起来很理性,现实却很冰冷。

这位母亲因此开始四处奔走,希望推动一项改变:只要是未成年人申请自己的医疗记录,必须有专业人员介入,至少在阅读和解释阶段给予支持,而不是一份信,就这么塞进信箱里。

她并不是反对孩子了解真相。相反,她很理解,现在的青少年特别希望掌握对自己治疗的主导权,不想什么都被大人安排,只想知道“我到底怎么了”。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人帮他们翻译这些“医学语言”,这份权利,本身就可能变成伤人的刀。

有精神健康机构的负责人也提出,医疗记录里不该出现患者从未被当面告知的诊断推测。医生在写给同行看的语言时,也需要意识到,患者本人可能会读到这些文字。

BC省卫生厅表示,过去五年,通过信息公开申请个人健康记录的案例有三百多宗,但关于未成年人占多少,并没有完整数据。各家卫生机构在执行上,也各自为政。

这位女孩生前,是个爱运动、爱写作的孩子,已经拿到欧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为未来规划得热火朝天。她的离开,让家人和朋友的生活彻底被改写。

她的妈妈现在成立了一个基金,帮助有心理困扰却负担不起资源的年轻人,希望能为他们多搭几道“安全网”。

这件事的重点,从来不该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一个系统的警示。当我们不断强调信息透明、自主权利的时候,也要记住,对青少年来说,光有“权利”远远不够,他们更需要被陪伴、被解释、被接住。

有些信息,不是不能知道,而是不能孤独地知道。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大温17岁少女在医院看到这份文件后轻生!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