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贸易领域,美国决定将年初决定的对华关税从20%降至10%。
特朗普声称,北京已经暂停或削弱了其针对美国动用的两项强有力的武器。第一个是大豆。慢慢地,中国成为了美国农民的主要市场,美国农民向中国出售了其四分之一的大豆产量。然而,今年的收获季节越来越近,中国却没有下任何订单,北京反而倾向于从巴西采购更多的大豆。在10月25日至26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中美会谈期间,中方曾表示将恢复订单。就在两国元首会晤之前,中国国有农业巨头–中粮集团订购了三货船的美国大豆。
珍贵的稀土
第二个武器是稀土元素。中国采取了非常美国式的域外管理政策,要求对含有中国稀土金属元素的所有产品进行监管,哪怕这些产品并非在中国组装。10月9日宣布的域外管理这项史无前例的措施引发了美国制造商的恐慌。推迟实施该措施是中美谈判的关键。特朗普澄清说,稀土问题已经解决:总统提到了一项为期一年、可续签的协议,允许中国企业可以不受限制的出口稀土产品到美国。北京方面则宣布,已成功促使美国撤回9月29日宣布的、不准美国企业与之进行贸易的中国企业黑名单。这一新规曾促使北京对稀土元素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如今已被废除。
双方在农业与稀土问题上达成共识。中国国企–中粮集团 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中方还同意暂缓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一年,换取美国撤销部分制裁。这些安排虽属短期妥协,却缓和了贸易战余波。据特朗普称,美国平均对华关税将降至47%,中国产品在美市场的竞争力有望回升。
仍有问题没解决
不过,习近平仍然保持谨慎。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主席表示:“双方团队必须尽快完善和落实后续工作,维护和落实共识,拿出切实成果,让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安心。”
法国世界报表示,习近平的这番话显示,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北京方面或许是在避免给出过于明确的答复,以避免促使特朗普政府再采取更为强硬的的立场,避免重蹈今年上上下下的覆辙。
难以评估美国在芯片上的让步程度
法国世界报写道,对中国而言,主要问题之一是能否获得美国的微处理器。中国正积极参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竞赛,但是,尽管华为等本土企业竭尽全力,仍难以生产出与英伟达在硅谷设计、并在台湾制造的芯片性能相当的芯片。特朗普在与习近平会晤前曾表示,双方将讨论美国制造商英伟达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Blackwell。
最后,在回程的航班上,特朗普表示,确实讨论过向中国出售英伟达芯片,但并非最新型号。特朗普说“我们说的不是Blackwell芯片,”特朗普并表示,是否继续谈判,取决于英伟达和中国。因此,法国世界报表示,特朗普的言论暗示,在芯片这个关键的问题上,很难评估美国可能做出多大程度的让步。
重商主义策略
法国世界报继续写道,特朗普的对华策略是关注美国国内问题的重商主义策略,而不是关注对抗中国的方法、遏制中国的方法或与中国合作的方法的战略性策略。该报援引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云9月下旬的话说:“如果目标是国家安全,美国会采取完全不同的行动方针。但本届政府的既定优先事项 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迄今为止,本届美国政府一直专注于贸易,而涉及中国的最佳的路径是谈判。”
根本矛盾并未化解
法国世界报认为,中美间的根本矛盾并未化解。在此次会谈中,特朗普确实向习近平提到了乌克兰战争,但没有提及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这些石油为莫斯科提供了资金),而且,特朗普的态度含糊不清,且对战争的结束持悲观态度。特朗普甚至说“有时你只能让他们打下去”。
对台湾问题,两位元首是避而不谈。美国总统在会晤前曾表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谈论台湾问题。我不确定;(习近平)可能会就此提出一些问题。关于台湾,其实没什么好问的。”在回程的航班上,特朗普声称会谈中并未提及台湾问题,这或许最终让台湾感到安心,此前台湾一直担心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立场会发生转变。
总的来说,这次会晤标志着中美关系在长时间对抗后的暂时缓和。双方都明白继续升级只会两败俱伤,因此选择按下“暂停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