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三三综述】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加拿大央行还是再次选择了降息。
10月29日,央行宣布再度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低至2.25%。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的第四次降息,也是三月之后的第二次。对不少加拿大人来说,这意味着一件好事:房贷、信用贷款等浮动利率成本又能轻一点。
央行这次降息的背景,和几乎所有经济变化一样,绕不开“贸易战”这三个字。自从美国加征关税以来,加拿大的出口受阻,投资疲软,第二季度的GDP更是萎缩了1.6%。
央行在声明中直言不讳:企业不敢投钱,制造业在减员,整个就业市场都“软了下来”。

(图片来源:Global News)
尽管缺乏数据,但市场预期美联储也将再次降息。
此次降息决定是基于经济前景疲软以及通胀基本得到控制的预期。但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暗示,这可能是央行在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降息。
麦克勒姆表示,如果经济按照该行的新预测发展,“管理委员会认为,目前的政策利率水平大致合适,既能将通胀率保持在接近 2% 的水平,又能帮助经济度过这一结构调整时期。”
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在发布会上说,虽然不会出现大规模衰退,但未来几个月的增长会“非常有限”,而且“感觉不会太好”。换句话说——经济不会崩,但也好不到哪去。
不过,央行依然给出了三年的预测:2025年GDP预计增长1.2%,2026年1.1%,2027年稍微回升到1.6%。这是他们在暂停发布经济展望数月后,首次恢复“展望模式”。
但麦克勒姆也提醒,尽管现在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温和增长”的走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他们对美国政府仍保持谨慎态度。
“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说上周末还需要什么提醒的话,特朗普总统的最新言论就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美国贸易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麦克勒姆说道。
美国的贸易政策随时可能变脸,加拿大也只能跟着被动应变。
对普通人来说,央行的动作或许意味着房贷压力能暂时缓一口气。浮动利率房贷族可能会看到月供下降,想贷款买房、买车的,也许能拿到更好的利率。
五大行接连关门 加拿大银行现倒闭潮?!
加拿大央行对于经济的隐忧不是没有道理,这边刚降息,那边银行却在“收摊”。
斯科舍银行(Scotiabank)宣布将关闭安省渥太华市郊的Carp分行,时间定在2026年10月。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已经关闭了卡尔顿大学的校区网点。再往东一点的Chesterville分行,也将在明年5月正式关闭。几乎同一时间,TD银行也决定撤出剑桥(Cambridge)Preston地区,把那家在King街上营业多年的分行并入Hespeler路上的大店。

(图片来源:CTV News)
可以说,加拿大的金融地图,正在默默改变。
Scotiabank在公告里说,关闭Carp分行的原因是“客户偏好改变,更多人转向数字化银行服务”。这句话几乎成了所有银行关店时的“标准模板”。他们承诺会“协助客户顺利过渡”,并将所有服务整合到13公里外的Terry Fox和Campeau分行。

(图片来源:CTV News)
这家Carp分行历史悠久,甚至在1947年曾发生过当时全国第二大的银行抢案——当年被盗走的债券和证券价值高达22.9万美元。如今,它将在数字化浪潮中谢幕。
同样的故事也在别处上演。Chesterville分行的业务将迁往Casselman,TD银行的Preston分行也要并入Hespeler路上的大店。TD方面表示,这样的调整是基于“客户需求评估”而作出的理性决策。
但社区居民并不这么看。剑桥Preston商业促进会(BIA)主席Tony Schmidt无奈地说:“这家分行一直很忙,我的办公室就在对面。很多老年人都依赖它。”他说,过去几年街上关店的消息已经够多了,从本地餐厅到书店,再到老牌首饰铺,街景在悄悄变化。
“现在Preston更像一个餐饮区,而不是零售区。晚上人多了点,但银行这种服务性的地标不见了,对社区来说还是种损失。”Schmidt叹气道。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确实是全球趋势。疫情之后,线上业务暴增、人工智能客服普及,银行发现维持小镇分行的成本远高于收益。与此同时,自动化、AI风潮正在悄悄重塑整个就业格局——从银行柜员到后勤人员,都面临被取代的可能。
无论人们承不承认,现实就是,银行在离开。人们能在手机上转账、存支票,却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走进熟悉的柜台,和柜员聊两句。对不少老年客户来说,这种“人情味”的流失,比利率变动更让人焦虑。
这也是加拿大央行降息背后更复杂的现实:一边是经济疲软,一边是科技挤压;一边希望刺激消费投资,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很多传统岗位正在被时代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