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消失多年后,孙燕姿扎心近况曝光:鸡娃小升初,天后也扛不住……

2024-08-13 |作者:小树妈妈 | 来源:天空树

最近刷微博,看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视频。

 

大致内容是:歌手孙燕姿被粉丝问,啥时候开演唱会?

 

她回复:(明年)10月以后,因为那时候她小孩考完试(小升初)了。

 

20240813_640_4ae3y

 

她还很无奈地说:感觉是妈妈在考试,父母的心酸大家会懂的。

 

有姐妹可能会问:为啥明年考试,今年就扔下一切,专心陪娃备考了?

 

很简单,因为孙燕姿是新加坡人。

 

没有一个新加坡父母,能逃得过小六考试。

 

说到这儿,我想起最近在追的一部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

 

20240813_640_ma3ow

 

这部片子记录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季介绍了芬兰、日本、印度等6个国家,而今年新出的第二季,首先介绍的就是新加坡。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教育质量一直很高。

 

国际上有个堪称“教育界世界杯”的比赛叫PISA,它会测试不同国家孩子们各方面的水平。

 

2022年的PISA测试中,新加坡就包揽了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项第一。

 

20240813_640_8i9tk

 

可能因为拍摄视角问题,我看新加坡这集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当地的教育有多先进,反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了孩子进好小学,新加坡父母会斥巨资买学区房;

 

孩子们学习也挺卷的,各种补习班轮番上,补习内容也偏应试,和我们国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40813_640_r2owd

 

但以新加坡的国情来看,你又会有些迷惑:因为他们不用这么辛苦,也能过得比较舒服。

 

就拿住房来说,上个世纪,新加坡政府就实施了组屋制度,也就是所谓的福利房。

 

年轻人不用花大价钱,就能住自己的房子,而且很多房子还在核心地段。

 

教育呢,公立学校也是免费的。

 

只是即便社会提供了这么多保障,新加坡的父母和孩子们,还是在内卷这条路一骑绝尘。

 

每次聊到国内教育,都会有父母吐槽说:中考分流太早。

 

但新加坡呢,更“丧心病狂”,直接提前到小学了。

 

他们第一次分流是在3年级,选拔天才儿童,类似于我们的早培,录取率仅有1%。

 

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六年级的会考,简称PSLE。

 

20240813_640_xkxdf

 

这次成绩能直接决定孩子进哪种中学,学什么样的课程,甚至是将来的职业方向:

 

20240813_640_4tizq

 

分数最高的5%,可以入读6年直通课程,直接备战高考;

 

50%学生进入普通班,修4年制课程;

 

45%进入普通工艺班,修5年制课程;

 

虽然不是一考定终生,后续还有两次分流,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也有机会去大学深造。

 

但很显然,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内容都是不同的。

 

有人曾粗略统计过:这样层层分流下来,最终能上新加坡高中的,仅有20%。

 

20240813_640_m9wrw

 

国内五五分流已经够残忍了,这二八分流,都不知道怎么熬。

 

当然,和我们一样,新加坡父母也接受不了孩子这么早就被决定人生走向。

 

他们会像中国父母一样,斥巨资买学区房,只为孩子有机会,能摇号进好的小学。

 

20240813_640_1xnjt

20240813_640_bwfj8

 

有受访家长说:

 

摇号结果出来那一刻,知道自己孩子中签,她忍不住尖叫出声,而落选的父母当场大哭。

 

然而上了顶尖小学,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能进入心仪的中学。

 

哪怕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读的南洋小学,一个班37个学生,最终也只有5、6个能成功通关。

 

僧多粥少,新加坡教育自然产生了“剧场效应”,卷得越来越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新加坡网络上有个招聘家教的广告,引起过热议。

 

发广告的家长,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只有13个月大,他希望家教能每周给孩子补习三次英语和语文。
 

20240813_640_wxj9x

 

也就是说,一岁刚出头的孩子,可能走路都不利索,就要开始补课了,想想真是蛮可怕的。

 

虽然这属于极端案例,但在新加坡,3岁补课,4岁备战PLSE,小学生早出晚归,确实是常态。

 

 20240813_640_1iae3

20240813_640_92e9g20240813_640_p32rf

20240813_640_4cllq

 

因为补习文化的盛行,机构甚至可以接送孩子,安排他们的饮食,送他们去另一个机构学习。

 

20240813_640_k7gh5

 

至于补习内容,也很僵硬死板,完全是为考试服务的。

 

老师给孩子教作文,也是一句一句的去套用情景模板,遇到场景,怎么去描写,孩子压根没法自我发挥。

 

20240813_640_h2aoi

20240813_640_qpipi

20240813_640_el0bx

 

比如写考试作弊,老师会引导孩子这么写:“我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妈妈的目光;”

 

还要用一句俗语来结尾:“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主持人忍不住问老师:这样学中文,会不会少了点什么?

 

老师也很无奈:成绩是第一位的。很多孩子到中四就不学了,因为不考了。

 

20240813_640_ljfxr

 

如果说分流、学区房、补习班、教育僵化,大家还习以为常的话,那么下面这个细节,可能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在新加坡,体罚孩子是合法的,商店甚至会售卖专门的工具:藤条。

 

20240813_640_lus3c

 

 总而言之,在教育这方面,新加坡仿佛就是中国的PLUS版。

 

竞争更激烈,父母也更鸡血,孩子自然也就更累。

 

人是环境的产物,父母也是。

 

一个国家的父母实施怎样的教育,不光看他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是由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决定的。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内卷,是因为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匮乏。

 

那么新加坡教育的卷,来源于是整个国家的生存焦虑。

 

20240813_640_p7sz4

 

他们的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匮乏,60年代才被迫独立,虽然已经是发达国家,但直到现在,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

 

借用当地漫画家夏先生的话来说:

 

“没有太大的资源,我们只是一个小国家,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不但是要基本努力,而且是要更加努力。”

 

20240813_640_wton0

 

就像我们总说,落后就要挨打一样。

 

怕输,也成了新加坡人的精神内核。

 

20240813_640_raa26

 

他们格外重视高素质人才,也特别强调个人的勤奋和努力。

 

片中一所学校运动场的墙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

 

“新加坡是我们的家,没有人欠新加坡一个生存”

 

20240813_640_trvyf

 

左边第一句话:新加坡是我们的家,没有人欠新加坡一个生存

 

意思就是,建设祖国,人人有责。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会从小灌输给孩子。

 

20240813_640_qjmsq

 

所以你会发现,新加坡大部分孩子,默认“读书就是自己的本分”。

 

另一方面,新加坡超过70%的人口都是华人。

 

不知道是不是骨子里的好胜心作祟,家长们对孩子的期待也比较高。

 

片中有这么一段,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位妈妈给主持人展示孩子的获奖证书,有厚厚那么一大摞。

 

然而妈妈却还是不满意,并表示:毕竟不都是金牌。

 

可想而知,在这种高压氛围中成长,新加坡的孩子有多压抑。

 

目前,自杀已经成了新加坡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40813_640_vcayu

 

而那些被选拔出的人才,大多也比较同质化。

 

一位曾留学新加坡的高管说:

 

“这里的优等生确实很多,但好玩的人很少。

 

可能因为他们没有为自己的选择思考过,也没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

 

走到现在,大概率是因为这一门我学得好,或者赚钱多,因为火热。”

 

20240813_640_xzcw2

 

新加坡年轻人自己吃过苦,不希望孩子再受罪,所以干脆选择不生。

 

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报告:2023年,新加坡新生儿仅有3.4万,生育率仅有0.97%,创下历史新低。

 

20240813_640_14iuu

 

教育的高成本和过度内卷,必然会造成低生育意愿。

 

不管是在新加坡,中国,或者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逃不过这个定律。

 

过度内卷的危害,新加坡并不是看不到。 

 

“唯才是举”的选拔机制,确实让新加坡实现了经济腾飞。

 

20240813_640_cej4r

 

但现在,新加坡已经是发达国家,能为居民提供优渥的社会保障。

 

既然生存环境变了,再让现在的孩子吃以前的苦,真的没什么必要。

 

为此,新加坡也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2023年,教育局取消了所有中小学的期中考试。

 

小六考试也变成了计分制,希望借此来弱化学业竞争。

 

我自己也研究了一下,这次改革之后,PLSE不再公布具体分数,而是根据孩子的每一科的分数,划分成不同的等级。

 

20240813_640_hg2cn

 

一般考得越好,等级越高,获得的积分就越少。

 

最后所有科目的总积分,能决定孩子最后进入怎样的中学。

 

举个例子:孩子4科考下来总积分为8,那么就能免去中考,走快捷教育。

 

20240813_640_dsng1

 

这种积分制度,确实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孩子们对分数的极致追求。

 

只是,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流也依然客观存在。

 

如果想要达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学业内卷依旧不可避免。

 

可能就像新加坡教育部副总干事说的那样:

 

“从源头解决内卷,教育仅仅是其中一环,整个社会风气也该改变。

 

我们(目前)还是把成功的定义得太狭小了。有一份高薪工作,就算成功。

 

20240813_640_c5yf2

 

改革当然可以从教育做起,但我们也需要重新评估到底何为成功。

 

如果没有观念上的转变,我们可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预期的结果。”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对成功都会有不同的定义。

 

我们的孩子,其实不一定要成为学霸,或者拥有多大的成就,

 

身心健康,是一种成功;

 

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种成功;

 

人际关系和谐,热烈地爱别人,也被爱着,也是一种成功。

 

不管是哪一种,只要孩子能自得其乐,他自己真心觉得快乐,这就足够了。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消失多年后,孙燕姿扎心近况曝光:鸡娃小升初,天后也扛不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