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华裔雕刻大师探索传承非遗牙雕与保护濒危大象的“两全之策”

2020-09-04 |作者: | 来源:

“象牙雕刻这一特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特殊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转型、传承等工作任重而道远,寻求一个既能切实保护濒危野生大象、也能保护并传承中国数千年优秀牙雕文化的兼顾途径,是一个‘世纪课题’。”24日在沪举行的《上海象牙雕刻》新书首发式暨牙雕非遗文化保护研讨会上,加拿大华裔玉牙雕刻大师胡昌民说。
中国象牙雕刻始于新石器时代,是一门古老的民族传统艺术,坊间称其为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一,于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89年,为拯救非洲大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通过了“禁止象牙和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联合协定。中国响应公约决定,终止象牙进口,停止象牙制品在境内生产和出口。中国象牙雕刻工艺陷入“无米之炊”,正处于技艺发展高峰时期的上海牙雕也逐渐走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
这一“变故”引发了远在加拿大的胡昌民对“两个保护”的深度思考:正处于对濒危物种大象保护及对国家传统非遗文化保护尚无“两全之策”的历史时期,是否可以调整保护的角度,将象牙雕刻从活态保护的同时,积极转变为静态保护?

为了寻找象牙的替代材料、破解当代牙雕技艺的传承问题,胡昌民在北美洲四处奔波,“我试过做假牙、做铸金的蜡模、做玉石雕刻,但最后还是关注于研究用加拿大猛犸古象牙做代用品,在海外继承和弘扬祖国的牙雕艺术传统。”
胡昌民用猛犸古象牙制作的艺术作品,证明了猛犸象牙不仅可以作为牙雕技艺的传承载体,还可以在全世界流通交易,既可以起到对濒危动物大象的保护,又可以让牙雕手工艺者找到合适的原料。
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端玉、海派玉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祥康等中国工艺美术界专家也就传承非遗牙雕与保护濒危大象的“两全之策”进行了探讨,肯定了胡昌民的努力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象牙雕刻》一书的意义。与会专家认为,对于保护稀有野生大象和继承发扬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二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困局,有待国际社会从长计议。(完)
本文发布于: 2016-12-3 10:54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华裔雕刻大师探索传承非遗牙雕与保护濒危大象的“两全之策”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