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温哥华独立屋:风雨150年

2020-08-28 |作者: | 来源:

高度地产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导语:

温哥华独立屋,作为城市发展史的一部分,至少跨越了一个半世纪的时光,至今依然作为百姓安居首选而魅力不减。对于独立屋,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就是想了解它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结构又如何。现就让《高度》周刊带大家回首温哥华独立屋历经的150年演变史。

正文:

早期民宅:1870-1910

早期的民宅深受美国建筑的影响,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从Barkerville以及卑诗乡村的房子可以看出A.J.Downing的影响,屋顶坡度比较大,二是Strathcona和Mount Pleasant等区域的独立屋呈现出十九世纪英国联排屋的特点,屋与屋之间排列密集;三是在二十世纪之初,温市房屋样式大多出自Eatons或其他厂商出版的造屋图谱,整齐划一的风格比较突出。

风格:

最早的小型独立屋大多为一层,门廊很浅。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兴建两层独立屋开始流行开来,凸窗也成为了一大特点,高档点的房屋有的正面还建有小阳台,有的呈四坡屋顶(无山墙),乃为后来即二十世纪初出现的Edwardian Box 样式的前身。这时期屋顶多为雪松瓦板(cedar shingles)。

Early Cottage:1890-1925

时光进入二十世纪,温哥华独立屋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早期那些简陋的房屋逐渐退出舞台,让位于样式更优美复杂,居住功能更为优化的Early Cottage风格,它们可谓是新古典主义复兴样式(Neoclassical Revival)的简易版。

风格:

这种房屋一般只有一层,屋檐很低,以至阁楼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还有的屋顶坡度较大,因此二楼采光不是很好。房屋四角有立柱支撑,正面二楼开有凸窗。房屋前半部是厨房、餐厅等生活区,而睡房和卫生间等被规划在后半部。开门大多偏离正中,外墙材料开始使用灰泥,但并无更多修饰。

维多利亚式(Victorian):1886-1905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期从1837年始,结束于1901年,这几十年被称作维多利亚时代。而以她命名的维多利亚建筑只是指在她在位末期形成的样式。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和铁路的修筑,为建筑业带来的深刻的变化,民宅类房屋更注重细节,更多的装饰出现,样式也从简单到多样。

风格:

温哥华维多利亚式民宅简单平实的有之,奢华繁复的豪宅有之,但总的特点是不对称布局、多材质使用和斜坡屋顶。门廊有的延展至两侧,立柱也比以前显得雅致大气却又不失细节的装饰,留有哥特建筑的遗风。外墙大多采用木板,但也有小部分用石砖材料。

安妮复兴式(Queen Anne Revival):1886-1912

这一建筑样式发祥于英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英女王安妮在于却是在1702-1714年,所以说安妮复兴式建筑与安妮女王其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是借鉴了那个时代一些美学方面的审美趣味而已。

风格:

直观的看,安妮复兴式建筑大多呈不对称,大斜度坡顶等特点,有的一侧建有锥形角楼。而这一时期的门柱、括弧、越往上越突出的烟囱讲求装饰性的效果,连房屋正面山脊与墙交接处都有木装饰。

爱德华式(Edwardian):1905-1914

爱德华式建筑与维多利亚建筑可谓各有千秋,某种程度上,它是后者繁复花哨的反动,走的是“简易风”。此类建筑深受美国“四边周正”样式(Four Square style)影响,很多民宅都是依照着图谱而建。爱德华式传到温哥华即刻流行开来,一时间引领中产阶级建屋风潮。

风格:

爱德华式房屋一楼内部分为四个区域,先是门厅和楼梯间在一侧,另一侧则是客厅,客厅后面连着餐厅,门厅后接着的是厨房。二楼用作就寝区域,卫生间在卧室之间。一楼客厅的窗户多为凸窗,有的呈拱形,上部多为花窗(stained glass),二楼窗户上下开合的较多。门廊面积不小,给人以活动自如的感觉。虽然在整体风格上,爱德华建筑呈现简洁明快的风格,但并非一点不加以修饰。“锦上添花”的部分大多体现在门柱和柱头等装饰上。

工匠式(Craftsman):1905-1925

这一建筑样式是二十世纪初的艺术和工艺式(Arts and Crafts)演变而来,是当时北美发展成熟的建筑风格之一。建屋者可以借助一些公司出版的图谱自己完成建屋的过程,而省却了设计费,材料也基本使用当地材料。温哥华的工艺式民宅分为三大类:传统的艺术和工艺式、温哥华工匠式和工匠式平房,三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根据财力和宅地的不同而各有变化。三层的工匠式独立屋多出现在大地区域如Mount Pleasant, Kitsilano, Shaughnessy。

风格:

工匠式建筑追求对称,大门廊,立柱下半部用石材,上半部或石或木或泥,台阶横向开的很宽,缓坡屋顶,有的二楼建有小型睡廊(sleeping porch),宽屋檐,大窗(油漆或铅条玻璃),砖造烟囱等均营造出一种乡村生活的感觉。

工匠平房式(Craftsman Bungalow):1905-1930

工匠式平房充分利用宅地普遍不大的特点,将房屋面积发挥到最大化,一般是一层半,有些只有一层(加地下室),不对称布局,小坡度屋顶,门开在一侧,门廊全遮或半遮的都有,主要生活空间在一楼,各房间没有走廊相连接,从而达到使用面积高效化。

风格:

与传统的工匠式相比,工匠平房更为简单化,其实各部分都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如台阶设计不是很宽,门廊也略显简陋,房屋用材以木料为主,以减低房屋造价成本。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只有加利福尼亚工匠式平房还多混合使用石与砖外,普通百姓建的工匠式平房逐渐偏向于以灰泥取代木板。

温哥华工匠平房式(Vancouver Craftsman):1905-1925

此类独立屋也属小房型,还保有传统工匠式房屋外观对称的特点,一般有两层,二层的房屋利用率非常高。门廊全遮盖,这是温哥华工匠式平房的一个显著特点。有的二楼建有微型睡廊。

风格:

门柱一般为木质,很少出现石头或砖块的,门廊靠窗一侧修有栏杆,但台阶设计的比较窄,多为石质,烟囱多是砖砌,门两侧还分开两窗增加照明度。

艺术与工艺式(Arts & Crafts):1910-1930

艺术与工艺式独立屋发祥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对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人们开始质疑并认为这种一个模子出来的东西缺乏个性和美感,于是在借鉴英式乡村小屋和庄园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开始了创新。伦敦郊区的红房子(the Red House)落成标志着这一建筑流派的诞生。在加拿大西海岸,艺术与工艺式建筑的代表人物当属Samuel Maclure,其作品以豪宅为主,如今已被视作为建筑珍品而存世。

风格:

艺术与工艺式独立屋在温哥华具有极高的接受度,它们可奢可简,大多不对称,陡坡屋顶,呈水平延伸,与花园关联紧密,宽大门廊,竖铰链窗,屋门镶铅条玻璃,巨大石砌烟囱。所用建材多出自本地,外墙多用灰泥而少装饰。

多铎复兴式(Tudor Revival):1910-1940

多铎复兴式起源于英国,其名来自于十六世纪多铎王朝,也被称作是伊丽莎白式建筑,发端于中世纪建筑,是英国“茅草屋”建筑(thatched-roof cottage)与伊丽莎白时期的庄园建筑的混合体。在温哥华城市发展早期,多铎复兴式建筑多见于第一桑纳斯(Shaughnessy)豪宅区。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间,多铎复兴式在温哥华卷土重来,所以城内各小区不乏现代版的此类民宅。

风格:

多铎复兴式讲求不对称原则,多重陡坡屋顶,整体向上布局。窗户一般皆为竖向且细窄,窗棂多用铅条,小玻璃窗片。高烟囱,其顶常见装饰。屋内走廊部分多为拱形结构,突出高贵,营造出宗教神堂的仪式感。建于二十年代前的房屋上半多为灰泥墙,下半部为木板墙;一战结束后而筑建的此风格独立屋,上半部以木架间隔,中间填充灰泥下半部外墙用石块。而三十年代后期,多铎复兴式外墙整体以用灰泥的居多,使得装饰性的木条线显得醒目突出。

乔治复兴式(Georgian Revival): 1918-1939

乔治复兴式建筑也是起源于英国,但在曾经是其殖民地的北美生根开花,并所有继承发扬,这类型的房屋常见于美国的新英格兰和南部地区。传到温哥华后,此建筑样式逐渐成为了“对称”的同义词和来自英国、美国和法国建筑形式的代名词。

风格:

乔治复兴式建筑最大的特征就是遵守对称原则,格局规模比较大,以长方形平面为主,大门开在正立面中央的位置,入口处精雕细作,两边立有装饰柱。但如果立柱有两层高,则被称作是新古典式(Neo-Classical Style)。

此类建筑屋顶平缓直至屋脊,斜坡式、两段斜坡、侧山墙则很普遍。因为多雨天气,温哥华乔治复兴式出檐较美国的样式多一些。辨别此类建筑还另有主要特征:如两个烟囱代替了一个,且左右对称,双挂窗,二楼窗户一般为3,5,7单数,对齐一楼的门和窗。如有5个窗户,那么三楼会建有一个睡廊。温哥华乔治复兴式多为木质或泥质的,石头造的非常罕见。

宣教复兴式(Mission Revial):1910s-1930s

宣教复兴式最早从早期西班牙移民在美国西南部所建办公楼与居所演变而来,带有典型的南加州风格,真正成型于1915年,当时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办的巴拿马-加州博览会(Panama-California Exposition)上大放异彩。

风格:

门廊深进,筑有栏杆,楼上曲线护墙不可或缺,这是出于了望并防御的目的,也成了这一建筑风格最具装饰效果的元素,特别是正门上方部分颇有些巴洛克建筑的遗风。屋顶一般使用陶瓦,绿色或红色与白色泥墙呈现强烈对比。

西班牙殖民复兴式(Spanish Colonial Revival): 1918-1939

美国加利福尼亚素有“阳光之州”的美称,是北美西班牙殖民复兴式建筑的发祥地,它与阳光、沙滩、棕榈形成的密不可分的美妙整体。在温哥华,早期的西班牙殖民复兴式独立屋虽然存世不多,却是座座精品,豪宅类就有Rio Vista, Casa Mia,也有小型的加利福尼亚牧场类住宅(5230 Marguerite),当然也少不了西班牙童话书式的Q版小屋(Kania Castle)以及西班牙风格的平房(bungalow)。

风格:

此类独立屋一般建有与房屋统一风格的院墙,房屋外观装饰虽不多,但仍别具风格,墙体厚重结实,小陡坡屋顶,法式大门,红瓦顶,白灰墙,厚木窗棱,以及大量铁艺的艺术应用,均蕴含了西班牙建筑的魅力。

荷兰殖民复兴式(Dutch Colonial Revival):1920’s-1930’s

十七世纪,荷兰移民在北美哈得逊(Hudson)流域建造的类似农户粮仓的房屋类型,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卷土重来。荷兰复兴式建筑布局规划合理,采光效果非常好,因此在阴天比较多的美国东北部大有市场。

风格:

双折线屋顶,侧墙开老虎窗,这些是荷兰复兴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另外,此类房屋基本呈非对称格局,屋顶开巨大的辛格窗。

故事书(Storybook):1930s-1940s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西方社会的人们的生活又步入了正轨,建筑风格的百家齐放时代也随之来临,如英国多铎建筑,Cotswald小屋或法国Norman等带有一些怀旧色彩的建筑在一战后大放异彩,特别是小格局的房屋如平房(bungalow)深受欢迎。但当经济形势好转以后,人们又开始向往“更高级”且更浪漫的住房。一种融合了多铎建筑中陡坡和哥特建筑高窗的建筑形式应运而生,迅速普及开来,这就是颇具童话色彩的“故事书建筑”。

风格:

不对称造型,陡坡屋顶,复古门窗,这些均是故事书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些为灰泥外墙,有的则为砖砌,好似将人带入中世纪欧洲古城。

现代派建筑(Moderne):1930s

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而在两次战争的间隙,欧洲萌发了一种新的艺术和建筑形式,影响甚广。它是基于对于过往的建筑样式,特别是对于繁复的装饰的一种反动,强调简单即美的美学趣味,正如荷兰抽象派大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12)的画作表现的那种纯粹的美。为了逃避战争,欧洲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来到北美,开创了一个新的风格流派,即现代派建筑,也被称作是国际风格(the International Style)。

风格:

现代派是建立在以包豪斯建筑为主体的建筑样式。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他的一句“机械生活”(machine for living)奠定了现代派建筑的主基调,即追求简单,色彩单一(通常为白色建筑)的功能性实用主义。外墙多用灰泥或水泥,转角玻璃的应用增加了房屋的通透感,平屋顶的设计也让此类住宅多了几分别致与机械时代的庄重感。而与之相对应的花园也往往采用“极少主义”的庭院设计,与坚实的水泥住宅互为反差。

此类建筑在温哥华的代表作品为Robert Berwick于1938年所建的Crosby House(1529 West 33rd Avenue, Shaughnessy) 。

二十世纪中叶民宅(Mid-Century Vernacular):1950s

二战后,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繁荣,北美大城市的郊区迎来发展的高峰期,人们开始选择住郊区而在城里上班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一时期所建民宅大都建在宽的宅地上,样式趋于更加简单,很少有装饰,用料也尽可能的节省。在温哥华甘比街(Cambie Street)至今仍存有不少这样的看似简易的独立屋。

风格:

此类型的独立屋样式有多种。其一是我们通常所说的Bungalow,正面的客厅一般开有很大的窗户,采光效果非常好。主体的外墙为白色灰泥,而地下室部分则为木板墙,刷成了粉红色,极易辨认,这类独立屋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草莓盒子屋(the strawberry box)。

其二还包括L形状的牧场屋(ranch),车库被安放在了房屋的正面,与地下室相连。正面底座部分一般为砖质外墙,上部分涂刷灰泥。

西岸现代建筑(West Coast Modern): 1940-1960

加拿大西海岸现代建筑(简称西岸现代建筑)闻名遐迩,虽是典型的区域性产物,却也不妨借鉴其他类型的建筑形式,如美国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机建筑”。

风格:

西岸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为极平坦的大坡屋顶向四周作水平延伸,外墙装饰条水平排列,多采用落地大玻璃窗,使得室内外环境彼此呼应。大量木条的使用与裸露,开放式空间设计,令整体风格显得大气、敞亮,突出了现代的时尚感。在西温哥华市,西岸现代建筑备受住户推崇,可谓是典型的“山水之作”。

温哥华特色屋(Vancouver Special): 1960s-1970s

温哥华最具特色的民宅类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风靡一时,受到普通百姓(特别是欧洲移民)的追捧。因为外观极具辨识度,造价最低,建造工艺简单,套内功能区格合理,且为当时市府能审批的最大面积的独立屋,种种优势令此样式的民宅迅速脱颖而出,并被冠以“温哥华特色屋Vancouver Special”之称号。

风格:

从外观上看,温哥华特色屋就显得“特色十足”,非常好认。它造型简单,地上两层,(长)方形盒状结构,屋顶坡度很小,正面二层有室外阳台,一层外墙贴红砖或石板,二层为灰泥抹就。

至于内部结构,温哥华特色屋上下面积几乎相等,相互独立成两套房,一楼一般用于出租或家里长辈居住。为了在每套里争取到最大的室内使用面积,侧窗都开的很小。楼上的3间卧室均在一侧,另一侧被区分成起居室、餐厅和厨房。前院一般无一例外使用铁栅栏,门口有威武狮子作装饰物。

巨无霸大宅(McMansion): 1990-至今

说起“巨无霸大宅”,人们似乎一下子就联想到麦丹劳的巨无霸汉堡,其实McMansion的名字由来就是从它而来,多少带有讽刺意味,因为这种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屋往往超过正常比例,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而形式上又有盲目追求豪宅之嫌,反映出房屋主人美学上的坏趣味与过分的实用主义。

从香港移民开始涌入大温哥华地区,McMansion就有了一个更趋于贬义的名词——Monster Home,即魔兽屋。越来越多的魔兽屋出现在大温各地,招致本地人不满与非议,以至于大温多个城市的市府已制定法规限制McMansion的建造。

被动式住宅 (Passive House): 约2000-至今

被动式房屋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88年的欧洲,不同于一般传统建筑,它只需很少的能源即可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通过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高效率的热回收系统,房屋几乎是冬暖夏凉。它的现实手段主要依靠优秀的保温墙体、创新的门窗技术、高效的建筑通风、太阳能技术以及电器节能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

被动式建筑技术在欧洲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温哥华地区接受度则越来越高,为大温生态环保屋的建造树立了一个新标杆,代表者未来住房趋势。

走过了150年的温哥华独立屋,在风格上呈现百花齐放,而随着时代发展,其建筑样式只会更加多元丰富,绘成城市最多彩的画卷。

本文部分信息和独立屋线描图来源:温哥华遗产基金会(Vancouver Heritage Foundation)。

本文发布于: 2015-12-28 13:20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温哥华独立屋:风雨150年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