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全球人工智能(AI) 浪潮下,美中科技角力白热化,中国积极布局半导体供应链,并寻求提高AI处理器产能。週三(8月27日),《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指,中国最快今年底会有一座新的晶圆厂投入生产,明年另有两座,全都是专为华为的产能。目前尚不清楚这三座新厂的拥有者是谁,华为亦否认有自建新厂的计划。
报道指,当3座新厂全面运作,产能有望超过中芯(SMIC)的类似产线。一位不具名的中国芯片制业者说:“再过不久,国内产能就不再是问题。”
中芯则打算要在明年把7奈米制程产能翻倍;7奈米是现阶段中国本土有能力达到量产的最先进制程,华为是中芯7奈米产品最大客户。
与此同时,为了达到DeepSeek所需的AI芯片性能需求,中国芯片设计业者正加快研发步调,寒武纪公司(Cambricon)更被视为有望挑战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地位。
华为的910D和寒武纪的690芯片,被视为专为DeepSeek所需的芯片水准所打造的代表性产品。DeepSeek目前的开源AI模型是靠辉达的芯片训练出来,但若有更多中国本土芯片的性能表现提高、足以因应DeepSeek的AI模型需求,就可能扭转过去需要仰赖辉达的情况。
开发出DeepSeek的深度求索公司创办人梁文锋曾表示,辉达之所以能占据领先地位,是整个西方技术社区和产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也应创造出这样的生态。
一位不具名的中国半导体业投资人说:“需求催生创新……硅谷的企业根本不会费力气去做DeepSeek现在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想要多少辉达芯片,就能拿到多少。”
在美国政府的高科技出口管制下,中国无法循合法管道取得美国企业最先进的AI芯片,因此更积极发展本土半导体生态系;此一过程中,政府的补贴政策扮演重要角色。
寒武纪挑战辉达?
在美中贸易战短暂休兵、中国业务悬而未决之际,辉达的表现未能达到部分分析师预期的爆炸性成长。
辉达28日发布第二季财报及第三季的展望报告,第二季营收467亿美元、获利264亿,皆略高于分析师预期;其中,资料中心业务占营收的八成以上,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但已连续两季不如市场期望。GPU芯片营收则较第一季下降1%,原因跟H20芯片销售额减少有关。
H20是辉达专供中国市场的“降规版”AI芯片,今年4月在美中关税战之中被特朗普政府纳入出口管制,但最近重获许可。然而,中国政府近期开始以安全风险为由,建议企业避免使用该产品。
根据28日的报告,辉达第三季预期营收为540亿美元。路透社指出,第三季展望不愠不火,28日股价因而略微下跌,盘后交易跌了3.2%,让辉达4.4兆美元的市值蒸发了1100亿。
与此同时,中国的寒武纪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人民币28亿元,比去年同期暴增了超过4000%,改变了多年亏损局面、转亏为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报道指,这显示中国企业致力于寻求替代辉达的选项,中国本土竞争者也逐渐开始挑战辉达地位。
受益于AI浪潮带动的芯片需求,加上中国政府力推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寒武纪的股价水涨船高,週三(27日)一度超过贵州茅台,短暂成为中国A股新股王。自今年8月以来,寒武纪股价涨幅已超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