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美俄关系似重塑  多极世界考应变

2025-08-17 |作者:江枫 | 来源:RFI

全球聚焦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之间的阿拉斯加峰会,尽管会谈结果未给俄乌战争带来停火协议,但东南亚观察人士认为俄美关系重塑将给世界格局带来改变的契机。恰逢超级大国争夺印太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影响力,泰国学者提醒在多级世界产生、国际互动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形势下,东南亚国家务须审慎应变不断更新的世界新秩序。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阿拉斯加峰会(Alaska Summit)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离开华盛顿前社媒发文“高风险!!!” 这究竟是针对何人、何事释放高风险信号,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特朗普率先营造出吸引全球围观风险对决的情境。但在经过三个小时面对面会谈后,双方声明时并未提及关于乌克兰停火协议或者乌克兰和平进程。对此期盼尽早结束乌克兰战争的东南亚媒体纷纷表示,阿拉斯加峰会声明“内容空泛”,没有协议,没有停火,没有实质性具体成果。显而易见,迄今已经持续逾三年的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不会轻易结束。

大多数东南亚媒体追随西方主流观点,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通过这场元首会晤取得了象征性胜利。除了借助会谈推动俄美合作、扭转冷战后的国际安全秩序规则,重新调整两个拥核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以外,普京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也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合法性。普京因发动乌克兰战争而遭到西方孤立, 2023年3月,国际刑事法院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指控他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中涉及战争罪。此番普京却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规格的外交礼遇且全程享受美军的安全保护。

阿拉斯加峰会被普遍视为全球两大拥核国元首的政治外交秀。大国领导人会面,红毯亮相、战斗机展示、握手寒暄以及拍照环节,仪式规模远大于实际结果,给人以雷声大、雨点小的空洞感。特朗普在未能达成停火后转而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或能使其理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有所满足。

在未能达成乌克兰停火的情况下,特朗普转而专注于更广泛的和平谈判。他会后称“会谈具有建设性”,却并没有公布任何实质性成果,这引发了人们对他“善于达成交易”的形象产生质疑。而普京不经意一句“下次莫斯科见”的结束语,被视为其针对国与国之间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外交平等”原则的最终强调,即使谈判没有突破,也能向国内外展示,俄罗斯依旧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次高峰会晤,普京在公关方面取得胜利,而特朗普则在外交方面失利。另一种分析意见则认为,特朗普与普京时隔6年后举行会谈,他们更多强调会谈的重要性和政治意义,并非他俩谈话的内容。相信这只是重塑两国关系迈出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朗普素来行事决绝且充满不确定性,后续进展更值得关注。

东南亚媒体今天纷纷报道关注乌克兰领导人以及欧盟动向的新闻。据悉特朗普会后已向欧盟以及乌克兰总统通报了与普京的会晤内容。欧盟拟召开欧、美、乌三方峰会,讨论继续向俄罗斯施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将于明天(8月18日)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此前特朗普告知泽连斯基:普京要求以更多领土换取结束乌克兰战争,美国希望乌克兰战争尽快结束,泽连斯基则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条件。部分观察家认为,未来关键的看点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否会在近期内安排会面并达成和平协议。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发帖称,结束残酷的俄乌战争的最佳方案已全部敲定,两国必将寻求达成和平协议。这不仅仅只是停火,因为交战从未停止。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乌克兰接受俄乌和平协议提议,因为“俄罗斯是超级大国,而乌克兰不是”。《纽约时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特朗普似乎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迅速达成和平协议,无论代价如何。

泰国经理在线(mgronline)报道消息称,特朗普声称要惩罚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并于上周将印度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了25%,理由是印度仍在进口俄罗斯石油。这使得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总额达到50%。然而,特朗普并没有针对另一买家中国采取同样的行动。尽管其表示不排除在“未来两三周”对此事进行审查的可能性。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关税,中国正在放缓的经济肯定会受到影响。目前中美正在就一项贸易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可能会缓解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降低进口关税。所以说,在未来两三周内发生的事情,或将是决定中美俄关系的最大变数。

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尚未缓解,全球性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持续影响世界经济,尤其美国和中国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正在发生转变。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调查发现,美国公司在华投资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美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信心持续下降,对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心仍然很低或不太可能改善。影响在华美国公司营商环境的因素包括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加剧、美国出口管制、中国产业政策以及阻碍市场准入的国内结构调整政策。根据东南亚媒体报道,虽然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不容忽视,但如果不大幅减税和改善市场准入,信心就无法恢复。在此情况下,美国企业的投资必须寻找替代方案。一些美国企业已打算放弃在华投资计划,转向将东盟和印度视为新的生产基地。

东盟近年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较稳定的地区之一,但地区安全面临多重挑战。本月14-15日在云南安宁召开的第10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分别各国外交部长举行非正式会晤,就地区形势和联合打击跨境犯罪等共同关心的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以及单边霸权和保护主义抬头,澜湄各国需要加强团结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据了解,2014年提议的澜湄合作机制成员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泰国与柬埔寨近期在两国边界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双方各有死伤,在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的斡旋下,泰柬于7月29日停火,8月7日在东盟机制下同意延长停火协议。综合各方对泰柬冲突事件的分析,有两国政客将国内政治矛盾对外转移说;有争夺东南亚地缘政治与战略资源说;有打击电信诈骗行业互损经济利益说;还有超级大国渗透东南亚引爆利益冲突和利益重叠说。中国外长王毅近日对泰国外长表示,中方支持泰柬双方加强对话协商,重建互信,重归于好,支持东盟以“东盟方式”解决好东盟内部的问题。中方愿根据双方意愿提供必要协助。王毅在与柬埔寨外长会面时表示,柬、泰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期待双方加强接触交流,恢复友好互信。中方相信当事方能够透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支持东盟为此发挥积极作用并维护好东盟的团结。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本月初宣布计划中的民主选举将落在今年12月。缅甸军方媒体报道称,缅甸外交部长丹瑞(Than Shwe)在云南省湄公河-澜沧江合作机制外长会议期间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中方重申支持缅甸军政府拟议的选举进程,缅甸也邀请中方观察选举进程。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在其新闻稿中并未明确表示中国对缅甸大选的支持,内容称王毅敦促缅甸通过选举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实现国内和平,结束各派冲突,实现民意主导的执政;二是实现广泛的和解与团结;三是促进社会团结,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综合媒体评论,西方国际社会抵制缅甸通过选举洗白之际,恰逢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外长在中国举行会晤,这引发了外界猜测,中国是否正在帮助缅甸军政府争取地区支持,以推动其计划中的选举。对于缅甸军政府的选举计划,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表示支持。然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反对派团体以及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GU)长期以来一直拒绝接受缅甸军政府的选举,批评其不自由且不公平。现任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则表态,缅甸军政府应该优先结束敌对状态,而不是举行选举。

最近,缅甸若开军、克伦民族联盟和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相继宣布不会在其管辖区域内举行选举,并誓言阻挠选举进程,谴责缅甸军政府组织选举是深化军事统治的机制。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美俄关系似重塑  多极世界考应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