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大党迷思:华人的死穴

2020-08-31 |作者: | 来源:

比例分配代表制的公投攻防,日益被窄化为政党斗争,而失去了制度改革对“民主”和“每人一票”意义的追求。大党成了反对选举制度改革的最重要借口。巧的很,最近有一位朋友在斟酌是否参加市选,他咨询党内的印裔朋友。那位朋友对他说,你作为华裔,最重要的是赢得党内提名,然后是当选。选上后就不用担心了,碰到问题,党会告诉你怎么应付,你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就是了。朋友来咨询我,是不是这样简单?如此,作为议员,我的作用在哪里?


跟着党走就可以了,这就是各级大党对华人参选人的要求。在这里,党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意味着“党是对的,你只要跟着就行”。这就是大党对少数族裔参选人,尤其是华裔参选人如此说,华裔议员开始就被作为花瓶对待。


果真如此吗?党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由人组成的,并因着党内的机制,它被少数人控制,有时候就是被党的领袖和他/她周围的一群人控制。党内议员,如果没有实力,就变成了花瓶。我们且来分析一下大党的架构。


以反对比例代表分配制最激烈的省自由党为例来看。喜欢自由党的人说,这是一个最为包容的政党,党内有左中右不同派系,有城镇和郊区代表,当然也有少数族裔代表。有这样一个大党执政,政治才会稳定,经济才会发展。


其实不然。这个大党内部,其实就是一个“比例代表制”,各个派系组成不同的利益团体,并通过他们在内阁的厅长,来进行“友好良性”的政治博弈,争取不同的资源分配。在这个代表图谱中,华裔常常是“单个”的,而无法组成有说服力的党内小团体,换句话说,单个的华裔,根本没有提出和推动政策执行的能力。更何况,一些华裔议员拼命拍党领的马屁,却对党内其他同族裔的华裔议员有意无意进行排斥,以在社区营造他/她才是“第一”的印象,她/他才是社区最有权力的人。因此,在大党内,华裔最为弱势。我在上次省选期间,提出在主要大党内设立“亚裔党团”的构想,自由党对我说,不必要,内阁内一个华裔厅长就足够代表你们了。这些政党精英就是这样赤裸裸表达:你们就是花瓶,不同的是花瓶大小不一,摆设的地方不一样。


大党在夺取多数政府的权力后,问题更大。因为党领说了算的机制,让加拿大的总理、省长在绝对多数的时候,权力形同“皇帝”。如果是一个好皇帝,懂政策,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位,那是好事,因为一党独大,推动政策容易。问题是,党领如果是个傻瓜,是个隐性种族歧视者,是个民粹主义分子,那问题就大了。因此,我认为,在庸人充斥的今天,采取协商民主比较好。有懂得内情的朋友反驳我说,不会形成独裁的,你不知道,内阁会议的时候,大家吵翻天,够民主的。


这是外行话,内阁再吵,还是党领说了算。比如,简蕙芝提出百分之十五外国人买家稅,内阁再有不同意见,那又怎样,省长要推,就推出来了。你不爽,那就自动退出内阁吧。当年简蕙芝不认同金宝尔省长一人独大,只能辞去厅长,退出党团。而当她当了省长,就轮到她一人独大了。


可见,大党并非是政局稳定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而是要党领卓越、政策得当,这样的多数政府才能给人民带来好处。特鲁多的联邦自由党政府,够大党了吧,那又如何?内阁里就是不给华人一个部长位置,就是推大麻合法化,就是把接收有问题的难民置于接收合法移民之上,内阁再有不同意见,那又如何?特鲁多出尔反尔,在当选后弃之选举制度改革的公投承诺,因为他很清楚,如果采取比列代表分配制,他就不能为所欲为了。你如果喜欢特鲁多的执政方式,你就应该对选举制度的改变投反对票,反之则应该赞成。


可见,大党轮流执政是加拿大民主政治的常态,华人在这样的机制下往往成为只有花瓶。而选举制度的改变,将使华人成为“关键少数”有了基础。


本文发布于: 2018-7-24 16:42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大党迷思:华人的死穴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