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温哥华举办洛夫追思会

2020-08-28 |作者: | 来源:

诗人之声 海阔天空  先生之风 山高水永

[乐尚她乡(微信ID:chicvancouver 特约记者李爱英、乐斌摄影报道]3月24日(周六)下午, 在温哥华洛夫文学馆设立的灵堂里,洛夫先生生前亲朋好友60余人参加吊唁与追思,共同缅怀3月19日与世长辞的国际著名华语诗歌大师、中国新诗泰斗、当代诗魔、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洛夫先生。包括洛夫先生在温的亲属Monica Mo夫妇,Maria Mo夫妇,台湾现代诗歌“三驾马车”之一的痖弦先生,著名评论家林楠,漂木艺术家协会会长谢天吉博士,漂木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章迈,本拿比市议员王白进,加拿大诗词学会、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等各文学社团负责人和代表,如著名诗人沈家庄教授、书画家古中、微言教授、诗词学家陈良博士和文学书法爱好者、诗歌追随者等参加追思。人们从各个角度回顾了洛夫对于华文文学的贡献,洛夫对于诗歌艺术的执著,洛夫堪称师表的为人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吊唁仪式由著名评论家丁果先生主持。加拿大乐活网、《高度》周刊、《她乡》周刊等媒体全程报道。

1954年,洛夫与张默、痖弦在台湾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他历任总编辑数十年,力倡超现实主义,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其诗歌意象繁复,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有“诗魔”之称,曾被评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首。他先后出版了《时间之伤》《因为风的缘故》《漂木》等40余部诗集、7部散文集、5部评论集、8部译著,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荷兰、瑞典等文,并被收入各类诗选,膺选为台湾“十大诗人”之一,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洛夫移民温哥华后创作的3000行长诗《漂木》出版,震惊华语诗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18年3月,临终前半个月,出版动物诗集《昨日之蛇》。他自评诗歌创作经历:“小学时代学习背诵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经典,青年时代希望有所突破,因此又学习了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但是我不久发现它晦涩难懂,又回过头重新审视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学经典,流连在‘那个烟雨朦胧的埠头’,最后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古典的升华。”

洛夫生前曾经表示,自己在加拿大生活了二十年,面对异国时空,时时有一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失魂落魄。所幸,每日与王羲之、杜甫、李白等人的作品为伴,血脉中流转不息的中国文化充实着他的创作心灵,发展出更自由、更多元的创作路线和个人风格。洛夫说,自己坚持的核心价值是创新,但同时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从中发掘诗歌美学元素之外,也沉醉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探索中,“中国文化使我活得丰富、尊贵、理直气壮。”

洛夫侄女Monica Mo缅怀伯父

纪念仪式开始时,洛夫先生的侄女Monica Mo作为家属代表,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她在致辞中简略回顾了二伯父洛夫与离散多年的大陆亲属相互寻找的曲折故事,以及在温哥华与伯父相处的岁月。

她说,噩耗传来,难过不已。伯父与家人在40年代时离散,70年代的时候两岸还没有三通,伯父通过香港中文大学的叶维廉教授转了很多信件到内地老家,但是因为老家的住址已经搬迁,一直没收到信件。后来一次机缘,家里有位亲戚回老家无意中拿到信,才联系上了。终于在1988年,始终对家乡心怀眷念的伯父伯母从香港辗转到达大陆第一次回乡探亲扫墓。当时奶奶已去世,伯父在坟前朗读了他7年前写下的《血的再版》和《河畔墓园》祭奠奶奶。

1998年伯父伯母夫妇访问山东,在济南举办山东大学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和诗歌研讨会,那是她第一次与伯父伯母见面。

来温哥华生活了十二年,跟伯父伯母的相处就更多了。回忆起跟伯父伯母一起的点点滴滴,非常敬佩他的为人。洛夫先生移民温哥华后,依然笔耕不辍,我们的第一次赴温也是住在他家“雪楼”。他每天上午都要在雪楼的书房写诗或写书法,下午游泳,常年坚持不辍,他家经常高朋满座欢声笑语,伯父对向他请教的晚辈非常耐心。

“在今年元旦,我和先生女儿还一起去台北专程探望他和伯母。一见面,他就双手拉着我的手,我的心咯噔一下,但当时他除了脚有点肿外,精神很好,所以他病逝的消息传来,还是觉得非常突然。那天他带着全家请我们到餐厅吃饭,像往常一样,伯父亲自点菜,对每一道菜进行评价,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她说,伯父1996年来温哥华(他自称流放)时已经68岁了,他称自己这是“二次流放”。这之后的二十年是他艺术生命又一次硕果累累的二十年,同时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文学爱好者。作为亲属,她见证了伯父在温哥华华文文学艺术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她说,缅怀伯父,最好的方式就是静下来读他的诗,与更多的人分享,她相信老人在天堂能听得到。她在现场朗诵了洛夫的诗作《烟之外》。

丁果主持追思仪式

著名评论家丁果在主持纪念仪式时说,自己差不多是洛老到温哥华最早认识的文学界团队的人。因为洛老从台湾到温哥华的第二天,他就打电话到府上叨饶。莫妈妈高兴地说,洛老还担心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离开原来那个文学圈子和老朋友们,会不会寂寞和失去了活力呢。记得自己当时回答,不会的,必将是一番新天地。二十多年过去,洛老像一面旗帜,带领温哥华地区的文学事业走向一个又一个新巅峰。可以说,没有洛老的贡献,就没有温哥华华文文学繁荣的今天。我们缅怀洛老,就是要将继承他的精神,把他的那种责任与担当,无私与奉献,宽善与容忍,特别是永不止息的创作干劲,和与时俱进持续不断的开拓精神发扬光大。

痖弦先生追思洛夫一生

痖弦公跟洛老可谓一生兄弟情深,生活情投事业意合。1954年,洛夫、张默和痖弦三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青年人一起,在台湾那个噤声禁行的年代,创刊了“自由创造”的《创世纪》诗刊,1960年后成为“超现实主义”的集聚地,团结了一批又一批台湾诗坛的现代诗人,形成了创世纪诗群诗歌流派。迄今已经出版近200期,也是台湾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最严谨执行着创刊主旨的现代诗歌文学团体。主编辛牧先生和居住台湾的张默曾经于2017年秋季特地访问温哥华的痖弦,并汇报洛老回到台湾的情况。

痖弦先生(右)、林默先生(左)一起参加吊唁

痖公进门望见洛老的遗像和挽联泪就下来了。但是,在发言中他强调,人终有一死,留下什么被后世所怀念和敬仰,才是最重要的。洛夫的诗词贡献虽然现在得到的评价已经非常高,但他认为要等到未来若干年后,人们才会发现其更大的价值和意义。诚如杜甫,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其诗歌贡献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肯定和敬仰。他回忆起自少年青年时代跟洛老一起从军,一起工作,一起写诗,一起创刊,一起编辑,一起探索人生意义和开拓文学天地的漫长生命里并肩走过的点点滴滴,感叹洛夫纯粹、真诚、执着的一生。他跟在座的人讲述起了当年给洛老当伴郎的有趣经历,当年当伴郎的时候甚至没有新裤子穿,所幸洛夫夫人心地善良把自己亲自为新郎做好的裤子给了伴郎穿。从台湾到温哥华,虽然期间也有身处两地的段段分离,但数十年彼此亲如兄弟的交往,让痖公怀恋不已。他强调,洛老是自己的“诗哥”,是诗文创作道路上的大哥哥,一直带领着自己往前走。他说,余光中,李敖,洛夫等台湾近来连续几位大家大师去世,基本宣告着一个时代文学的终结,这一时代从某些方面而言可以说无可代替。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相信时代,相信未来,相信后人必将把洛夫的诗歌精神、文学追求传承下去,华文文学也一定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林楠追思与洛夫先生相处的点滴

著名文学评论家林楠先生深情f 回忆了与洛夫的交往,为了避免过于激动,他事先准备一纪念文字《无尽的思念》来表达他的哀思。他说,3月19日早晨,贾葆蘅微信告诉他,洛老去世了。他当时第一反应是绝对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再看,网上已传开了。他当时顿觉双眼蒙了层水雾,看不清荧屏上的那些字,万般无奈,涌上心头,踱到阳台上远望,却见浓雾漫天,只得重返电脑前枯坐,久久、久久地陷入悲凉,心中感叹这世事的无常!

他在文中回忆了跟洛老的交往。特辑录于此:

“第一次去洛老家是2004年,作家王选带我去拜访这位久仰的大诗人。我给诗魔带了瓶‘酒鬼’,饭间,频频举杯,洛老连说‘好酒,好酒。’

“我在神州时报工作期间,蒙洛老厚爱,为报纸题写了报头。还为神州时报副刊当时正在进展中的专栏题写了‘海外作家艺术家传略’。因了洛老题字,大长了报纸的气势,副刊的这个专栏,顿时办得风风火火,也让我这个新移民一下拥有了一批联系甚密的作家艺术家朋友。其中有几位,还是当年在中国大陆时就知晓的。

“后来,是在一次文学社团组织的活动上,哑公对我说,洛夫问到你身体怎么样。

“洛老的关心,让我心生温暖,同时还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观察力!我癌病治疗期间,由于没出现负反应,头发没掉,体重没减,加上我严守机密,不仅哑公不知道,连经常在一起开会商量工作的其他朋友如慧琴大姐、林婷婷、文野兄和微言等都不知道。”

“洛老决定回台湾定居之后,曾参加过我们华人文学学会举办的一次关于《华章》停刊(因加拿大世界日报停办)的纪念活动。到会的除了本地的文学爱好者之外,还有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来访的代表。那个会开得既成功又伤感,我在总结发言中说到洛老对《华章》的鼎力支持,大家都很感动。那天,对洛老即将回流,我心中十分怅然,在讲话中引用了一首蒙古族民歌――

“大雁起飞时/带起了母亲湖的浪花/姑娘远嫁时/带走了村子里的风水

“之后,我又把原诗改装成这样读给洛老听――大雁起飞时/带起了菲莎河的浪花/洛老回台湾/带走了温哥华的风水

“今天,我又改了一下――

“大雁起飞时/带起了菲莎河的浪花/洛老西天游/把世界诗坛的风水带走了。”

音乐家谢天吉博士追忆洛夫先生

漂木协会会长谢天吉博士回忆起当年跟洛老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情景。他以为73岁的长者一定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而且当时中国艺术界充满了虚假和浮夸作风占领,所以自己没有太重视。谁知当他听到洛老声情并茂朗诵自己写的诗歌时,像一缕春风吹动了他的心。当他读到洛老或大气磅礴或小桥流水或意境朦胧的诗歌时,突然发现这个白发老人拥有着非常年轻的心态,那种浑身流淌的真情和激情深深打动了他。当时就跟洛老相约一起就音乐与诗歌相融合的事进行一些实验性的探索,从此开始了他们多年来的赤子之交。谢天吉还回忆起了“加拿大漂木艺术家协会”成立的起始,说到“漂木”诗与音乐表演会在中国举办时的盛况,特别是为纪念世界知名音乐大师李斯特逝世200周年举办的诗歌与音乐的创作演出活动,给观众以极大震撼。之后举办的诗歌与舞蹈,诗歌与钢琴,诗歌与诵读等等系列活动,在社会上都引起了良好反响。他认为,洛老不仅仅是诗歌和书画方面的大师,他对于音乐舞蹈歌唱甚至雕塑等多方面的启示引导和鼓舞,特别是他对于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创意和观念,亲自动手创作和演示,让协会的人深深感动,并激发了大家的艺术创作欲望。

伴随着洛夫移居温哥华之后创作长诗《漂木》和著者洛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加拿大漂木艺术家协会也启开了新的征程并逐渐成为如今国际上知名的文学团体,吸引了众多加中两国及其它国家地区的知名诗人朗诵家音乐家及文学文化领域的专业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及政坛领袖等。多年来,该协会在温哥华等地组织了《惊秋》音乐会,《因为风的缘故》文艺演唱会等多种艺术领域例如文学、舞蹈、诗歌、音乐活动,不但举办动态的演出和诗歌朗诵会,还举办会员们的绘画、书法、篆刻和雕塑等文学文化界展览,以期追求高档次的艺术境界,宣传真正的纯粹高雅的美,启迪大众对高档艺术风格的深入认识。

漂木协会副会长章迈评价洛夫先生的文学贡献

漂木协会副会长章迈的眼睛一直红红的。他说,洛夫先是从大陆漂到台湾,后来在台湾这么多年,又漂到北美,所以这些诗都能表现出他的这种追求,他总是在不断地求变、求新,敢为天下先。他具有湖南人个性中血性的一面。与洛老有着几十年世交的湖南老乡朗诵家章迈,是开车载着年逾古稀的父母一起来的。因为中文系教授出身的父亲也是跟洛老相见恨晚。他们一起旅游,一起庆祝生日,一起欣赏诗词书画,一起谈天论地。他还特别写了一首长诗缅怀他的知己洛老。

他说,我们不要悲伤,要庆祝一个伟大的诗人跑到了生命的尽头。放眼上下五千年,很多诗词大家,李白杜甫雪莱等等,都是短命的,但洛夫作为诗人活到90岁,非常罕见。他说,很多诗人都在成名之后失去了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但是莫伯伯是一生创作一生收获,一生在不断变革和凤凰涅槃中重生的。每一次火浴都是一个飞跃。他认为,洛夫特别喜欢屈原、陶渊明、杜甫等诗人,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家国情怀,担当和承传。他们同样的悲天悯人,同样地充满的温情和刚性。他说,洛夫他对爱情的凄美呼唤,对死亡的同情叹息,他对真理的追求和膜拜,对社会的关注和慈悲,对哲学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探索和追问,以及他对于生命的认知和对于人生的豁达,都成为周围人和后人学习研究的宝库。他特别强调,洛夫对妻子六十多年忠贞不渝,没有任何绯闻,对莫妈妈的钟爱和呵护,在当今这个杯水夜欢的社会里,这样的绅士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他认为,洛夫诗歌尽管积郁了伤痛,那些战乱离别家国伤痕和思想纠结,但是诗歌里的坚韧和奋斗,改革和更新,却让他一直保持了新鲜的勃勃生命力,直到生命的最后,还写诗做文章,还出版了诗歌集《昨日之蛇》,据说还有一本情诗尚待整理出版。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说:一首《乡愁》就使余光中名扬天下,他的诗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接受;对现代诗探索比较彻底的,还是洛夫。他毕生致力于诗歌创作,而且直到晚年还能写得那么好,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余光中后来就几乎搁笔了。所以称洛夫为台湾第一诗人当之无愧。

沈家庄追思洛夫先生

加拿大诗词学会会长沈家庄先生在发言中强调,洛夫先生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与他对于诗歌的热爱是同步而行的。他从青年时代起,用诗歌表达自己真善美的理想与追求,移民加拿大二十一年,一直倾心关注温哥华的诗歌运动。他担任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的创会顾问多年,诗词学会凡有活动,有请必到,给会员们许多鼓励与鞭策。洛夫先生的诗歌之根,已经深植在中华的国土,深植在台湾的大地,深植在温哥华华人移民的心中。

他强调,洛老诗歌的高度,还在于他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执著和一以贯之的热忱。洛夫先生传统诗词文化的厚实根基可以从他的书法、绘画展现神采。洛夫先生风趣幽默,语多智慧,哲思深邃,仪态平和。洛老是一位全身心浸透艺术细胞的超人。无论其诗歌还是书法,散文抑或评论,均达到了三个高度:哲学的高度——参透了宇宙间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美学的高度——把握了艺术的美在于独具个性的全新创造;人性的高度——止于至善。请允许我用一首前几年赠给诗人洛夫的诗,结束这篇悼文:

迎新辞岁拜诗魔,流水高山仰巍峨。
句击琉璃金翡翠,曲弹锦瑟紫灵鼍。
天机异想藏玄秘,梦魇禅思织凤梭。
见性明心皈一善,芝田甘露润新荷。

陈良追忆洛夫先生

加拿大诗词学会代表陈良说,洛夫先生走了,心情不能平静,到了今天早上,才能静下来来,写点不成敬意的文字。他还特别朗诵了自己写的长诗,来表达协会对于诗人离世的怀念和依依不舍之情。

微言追忆洛夫先生

微言先生在发言中指出,自己受惠于洛老的指导和引导由来已久,众人对于洛老力量的影响和作用感激涕零。大华笔会的理事们还一直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去台湾探望洛老。而自己也会再次聆听洛老的朗诵,了却内心的遗憾。但是今天却阴阳两隔。希望大家能够继承洛老的精神,创作更精美的诗词。

古中追忆洛夫先生

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古中回忆了与洛老的交往,他说,洛老可以一幅字写258遍,即使天赋过人的洛老,依然如此努力,让人敬佩。所以尽管洛老晚年时才专攻书法,但是笔力过人,赢得专家学者一片赞誉声。他还回忆起洛老赠送书画,为洛老治印,以及借用洛老的宝地拍摄电视专题片等过往,不仅唏嘘不已。他也从书法专业角度对洛老书法进行了评点,他表示,将在近期整理与洛老交往过程,以及中的一些书法、绘画作品等内容,作成电视片供大家缅怀。

刘慧琴女士追忆洛夫先生

知名作家刘慧琴是洛夫的好友。她回忆跟洛夫夫妇交往的美好时光,回忆在洛夫夫妇故居“雪楼”的欢宴小吃,以及谈今说古,回忆作家们交流的逸闻趣事。特别是近一段时间洛老虽然坐在轮椅上,还时不时传视频来,那种精神和态度,那份乐观和豁达,让人叹息走得太匆匆。最后,她一字一句的读出洛老去世前十天传她的关于保护身体健康的微信,“请善待自己,因为零件不好配,价格极其贵!”

王白进追忆洛夫先生

本拿比市议员王白进尤其痛心于洛老的突然离世。他提到当年竞选的时候,洛老以耄耋之龄挥毫泼墨为他写就“白日依山进”,鼓励他积极进取,期盼成功。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是从小读着洛老的诗歌长大的,移民后从政,洛老给予的不仅仅是文化熏陶,更有为人处世的磅礴大气,和从容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的人生指南。

刘毅追忆伯父洛夫

刘毅是洛夫的侄女婿,刘毅夫妇作为亲友,见证了洛夫先生在温哥华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说,海外往往被视为华文的文化沙漠,但通过二伯父洛夫先生的努力,使温哥华变成诗歌和文学的绿洲。他的身边聚集了很多热爱诗歌的人。他说,伯父还创建了漂木艺术家协会,积极组织和参加活动,他们在温哥华犹太剧场的演出,真的非常有诗意,高大上。伯父亲自写书法布置舞台,海报上也印有他的书法作品。

洛夫亲属Monica Mo及刘毅夫妇布置灵堂

他说,二伯父是个很接地气的人。他不拒绝任何人的要求,龙美地产每每召开年会,也请伯父上台讲几句,伯父对年轻人总是支持有加。他对待家人十足的温情脉脉和关心照顾。有一次开车在山东,自己开得飞快,妻子责备担心被二伯父批评,二伯父笑着说,开车快节省时间。他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爱吃辣子菜,曾经在青岛旅游的时候吃遍了街头的湘菜和川菜,他还喜欢点评每一个菜的优劣。自己至今还保存着陪同洛老一起上泰山之巅的照片;洛老还喜欢看电视剧,很多知名电影电视明星他都了如指掌;他喜欢帮助别人,当年移民第一天落地住在伯父伯母家,他家里经常高朋满座,谈笑风生,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老人。

刘毅说,最令他感叹不已的,是伯父走得安详,没有痛苦,没有遗憾。一个90岁的人,一生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与心爱的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儿女孝顺、事业有成,孙辈都长大成人;临走前给所有亲友分别留下了书画等纪念物,最后叶落归根回到台湾,安排好一切之后离去,这其实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境界。

洛夫先生最后离开温哥华在机场留影,推车者为刘毅

最后,刘毅特别感谢所有亲朋好友,特别感谢了伯父的老乡姜佳利、干女儿吉祥、忘年交章迈、诗歌追随者葛青范攀夫妇、Shelley Duan等人。这些亲友经常陪伴着洛老,凡有需要,都是他们在接来送去。这次纪念活动,大家更是鼎力支持。特别要感谢的是田福、刘姿艳夫妇,伯父生前最喜欢去的餐厅就是田师傅湘菜馆。听说伯父去世,田师傅泪流满面不能自己,这次亲自做了辣椒香干小炒肉、红烧肉、永州血鸭、酸辣汤,这几样洛老平时最喜欢、毎次必点的菜肴,还有白酒,夫妻俩一起送到文学馆供奉在灵堂里。考虑到参加追思的很多人没有吃饭,田师傅还特别准备了一些自助菜肴带到了现场。

牧辰庄园,温哥华洛夫文学馆里,洛老的故居里的“雪楼”牌匾书桌,洛老平常使用的毛笔,椅子,洛老写的书法条幅……依旧,依旧,唯有多了些挽联,素花,人们的泪水……

冯玉女士吊唁洛夫先生

加拿大诗词学会代表冯玉用诗作《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纪念洛夫先生,也辑录于此,以示怀念。

纪念洛老—-

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哀伤如乌云般密不透风
一声炸雷滚过
泪雨打湿了温哥华的三月
风雨凄迟
何处是你微笑的臂膀
窗外的向日葵已移进房子
那条弯弯长长的小路
正苦雨成霖
落英缤纷
午后的荷花池
众荷田田婷婷如故
那轻轻扔去的一粒石子
揉碎了天上的云朵
和莲的心事
异地三月的春寒
已被鹧鸪的啼声穿透
边界外咯血的杜鹃
早已思乡成疾
在滚滚涛声中
我呼唤着回归的漂木
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最后,让我们以洛老的诗作结——

  边界望乡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 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温哥华举办洛夫追思会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