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伦敦市计划将部分庇护申请者(Asylum Claimant,人在加拿大境内或入境口岸,提出难民保护申请、等待裁决的人)从无家可归者收容所转移到新建公寓里,甚至专门划出 11个单元供他们入住,事件在当地市议会引发激烈讨论。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伦敦市还有 7,600多户居民在公共住房的等待名单上苦苦排队。

“这个项目在某种程度上让进入城市的某些群体‘插队’在前。我正在努力理解这一点。”市议员 Corrine Rahman 在社区与保护服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这样对同事们说。

根据市府提交的工作人员报告,这笔资金来自临时住房援助计划(Interim Housing Assistance Program,IHAP),总额为7,345,000加元。
具体将用于:
•住房导航(housing navigation):帮助庇护申请者寻找和适应住房
•生活适应指导(orientation)
•基本需求支持(basic needs assistance)
资金使用期限至2027年3月31日。

此外,在当地邓达斯街(Dundas Street)763-773号一栋正在建设中的新楼内,11套公寓单元将专门划给庇护申请者。该楼预计2026年可交付使用,由伦敦跨文化学习中心(CCLC) 主导运营。
议员 Corrine Rahman 在会上直言,这项计划“等于让部分新来者插队”。
她指出,伦敦市有大量居民长期等待公共住房,“这些新增单元若能分配给本地居民,同样可能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 2025年6月30日,伦敦市的租金与收入挂钩住房(rent-geared-to-income housing)等待名单上共有 7,628份有效申请。
另一位议员 Susan Stevenson 也表达担忧:“当我们让某部分人群优先于他人时,这将成为一个艰难的议题。”

面对质疑,市府官员强调,使用这笔联邦资金并不会挤占本地居民资源,反而能 缓解收容系统压力。

副市经理 Kevin Dickins 解释说:“目前住在家庭收容所、酒店,或使用本地收容系统的庇护申请者,可以转移到新的住房机会中。这将为真正无家可归、迫切等待收容床位的人腾出空间。”
市政数据显示:2025年4月至6月期间,庇护申请者使用了 678个紧急收容床位夜数,占总使用量的 2.6%。
住房稳定服务主管 Craig Cooper 补充道:“伦敦市目前大约有1000名庇护申请者。并非所有人都会进入无家可归系统,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依赖收容所和社会援助项目。”

Stevenson 还提出另一层担忧:伦敦市需要额外拨款330万加元来配合这笔联邦资金。而在过去两年里,市府一直很难筹集足够的资金,为冬季收容项目提供保障。
“我们确实获得了730万,但同时也必须掏出330万自有资金。考虑到财政紧张,这是不容忽视的压力。”她说。
最终,社区与保护服务委员会建议市议会批准这项资金协议。
但议员 Rahman 依然存疑:“我理解联邦政府会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项目。但我的问题是,未来能否在分配这些机会和资源时,给予更多灵活性?让最需要的人都能受益?”
这项安置计划一出,立刻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巨大争议。
许多网友愤怒地指出,本地居民、低收入家庭甚至残疾人士等了多年都等不到一套公寓,却眼睁睁看着寻求庇护者被优先安排;也有人担心,这种政策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涌入,加剧住房和社会资源的紧张,甚至引发民粹反弹。与此同时,不少声音讽刺说加拿大已经不是为本国公民服务的,而是成了‘庇护者的天堂’。
哦,你觉得呢……???我们的年轻人能不能也在找工作和接受教育时拿到一套公寓,好让他们也能工作并为所有人买单??那我的移民父母呢?他们辛苦打工干着最苦的活,却没有任何社会福利资格!这算什么鬼……难民可以,移民不行……
你还不懂吗?只给他们免费公寓简直是“种族灭绝”式的糟糕待遇。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豪宅、带泳池,顺便来个按摩浴缸和酒窖。
我的意思是,我们有29万件积压的案件等待处理,这得花3到4年才能开庭。如果他们是那15%倒霉的被拒的人,再加上上诉、司法复核、人道主义与同情申请、部长干预、递解风险评估等程序,还得再拖几年。他们理应“有尊严”地活着,趁机白住在这里。

老实说,如果这样的事情一直发生,加拿大一定会迎来一波民粹主义反弹。到时候人们才会傻傻反思:“这是怎么发生的?”

小傻瓜,加拿大可不是给加拿大人的。这个国家是给“申请庇护的留学生”准备的。

到底什么时候无家可归的加拿大人才能干脆扔掉身份证,直接改去申请庇护呢?

我们提供的支持越多,吸引进来的寻求庇护者就越多。我不是说他们每一个都是机会主义者,但大多数就是。如果你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会把家人朋友也叫来,不久你就会被淹没。停掉这笔钱吧。
看看英国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

我们能不能回到基于技能的移民制度?而不是基于情感和单纯的数字。

这对我们已经在境内、正在受苦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政策。它同时也是一个邀请信,鼓励那些无法遵循合法途径移民的人去违规,因为他们能得到好处。这只会助长坏人。这简直是疯狂、荒谬和令人作呕。

我残疾十多年了,一直坐轮椅,流落街头,城市什么都没做。我现在要拿出85%的收入来支付房租。我生在这个国家,在安省生活了一辈子,交了一辈子税,但我却永远无法负担体面的生活或稳定的住房。
那我是不是应该离开,再以“寻求庇护者”的身份回来,才能在我出生和纳税的国家得到住房保障?直到我彻底变成一个一文不值的废人?

我在移民部门工作。大家都在谈临时外劳项目(TFW),那个项目已经一团糟,早该结束。但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长期影响,以及寻求庇护者数量的激增。
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从我所看到的情况来看,这更像是另一条“后门”,让人绕过正常途径进入加拿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一门生意,有人专门教他们该说什么才能混进去。
必须按下暂停键,我们要准备尽快把这些人遣返。如果他们为了混进来都能把系统玩得这么坏,那他们留下以后会干出什么勾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