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7月11日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平台的发帖抱怨说:“加拿大向我们的奶农征收高额关税–高达 400%–这还是假设我们的奶农能够向加拿大人销售他们的产品。”
加拿大的供应管理系统控制着包括乳制品、家禽和鸡蛋在内的几个行业的进口。加拿大生产商对特定产品的产量以及美国生产商对加拿大的出口量也受到限制。川普长期以来一直对此表示不满。
《加美墨协定》允许美国乳制品行业免关税进入加拿大约 3.5% 的市场。渥太华将大部分配额分配给了加拿大的主要生产商,而这些生产商几乎没有动力进口美国竞争对手的产品。美国政府于 2021 年将这一问题提交给《加美墨协定》争端解决小组,并赢得了官司,迫使加拿大改变了关税分配额度。
美国在 2023 年第二次正式提出申诉,但这次美国败诉了。尽管如此,自《加美墨协定》生效以来,美国乳制品对加拿大的出口激增,从 2018 年的 7 亿美元增至 2024 年的 12 亿美元。
然而,现在美国人又开始抱怨了。美国乳制品游说团体判断出,现在是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了,他们希望让加拿大再次重新分配免关税配额,使之对自己更加有利,并且可以让川普暗中助力。
可是,美国的奶农和加拿大的奶农一样受到政府溺爱。
多达 75% 的美国奶牛场属于联邦制度的管辖范围,该制度为他们的原奶设定了最低价格。在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政府还提供大量补贴的保险计划来保护奶农的利润空间;该计划在 2023 年将支付 13 亿美元。
总体而言,美国奶农多达 20% 的收入来自联邦直接补贴,此外,他们还从饲料和灌溉的间接补贴中获益。
美国并非孤例。乳业是世界上补贴和保护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在欧盟,奶农每年获得的补贴和价格支持高达 160 亿欧元;多达 40% 的当地奶农收入来自政府支持。
日本、韩国、挪威和瑞士等一些小国对超过最低配额的进口乳制品征收巨额关税。欧盟国家也对某些产品征收同样的关税。
最大的例外是新西兰。新西兰没有乳制品补贴,是世界上一些乳制品的最大出口国之一。新西兰的优势在于,其与接受补贴的竞争对手相距数千公里,使其免受廉价进口产品的倾销。
在乳制品方面,除了新西兰之外,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声称自己是没有补贴的。围绕家庭农场的政治敏感性以及乳制品的主食地位,意味着该行业在任何地方都受到特殊待遇,每个主要市场都被扭曲。
加拿大奶农本身并没有获得与产品挂钩的直接补贴,他们只是在家门口叫出高价,并受到严格配额和巨额关税的保护,免受外国同类竞争的影响。
这是一种递减(regressive)制度,将成本负担加在消费者身上,对普通家庭和穷人的打击比对富人更大。美国和欧盟的补贴制度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其资金来源是政府收入,而政府收入主要来自递进税制,并非消费者隐性支出。
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加拿大乳制品供应管理系统被废除,那么至少在短期内必须以数十亿元的补贴取而代之,这样加拿大奶农才有机会与接受大量补贴的美国竞争对手一决高下。
在进行贸易谈判时,补贴制度还会使加拿大和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降低补贴,我们也会降低补贴。
但是,任何认为美国乳制品行业是自由市场运作,不像加拿大供应管理系统那样垄断的说法都是缺乏远见的。美国可以诟病加拿大的保护主义,在准入问题上可以咄咄逼人,但不应该被误认为是一个占据制高点的国家。
编注:以上是加拿大全国发行的最大日报——《环球邮报》发表的社论。大中网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