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乌克兰和平峰会:解读中国不参与立场和新冷战大国博弈

2024-06-10 |作者:郝煜 |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本周开始的乌克兰和平峰会,最大的看点是谁来谁不来的问题,也就是世界各国在乌战问题上靠哪一边站队的问题。

(德国之声中文网)“乌克兰和平峰会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面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的镜子。” 

这是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院俄欧亚研究部副主任卢瑟维齐 (Orysia Lutsevych) 在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简白又洞透的一句评语。 她所指的就是定于六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著名琉森湖景区比尔根山大酒店(Bürgenstock Hotel)举行的乌克兰战争三年来首次大型国际和平峰会。 

据乌克兰官方消息称,截止到发稿时间已经有107个国家的“元首或资深代表”确定与会,其中包括德国总理肖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乌方预计最终可能会有更多国家派代表与会。 

然而,欧美盟国巨头的鼎力支持和瑞士平秀的山色湖光都难以掩饰峰会幕后的汹涌暗潮。峰会开幕不日,围绕各国代表来不来,谁来,来谈什么的纷争却仍在进行时,给“和平峰会”蒙加不少不和与不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公开指责俄罗斯和中国背后作梗,引发国际争议。中国官方予以否认。 

“乌克兰成了大国角力场 ”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次乌克兰和平峰会最大的“不和”可以说是谁来谁不来的问题——也就是世界各国在乌战问题上靠哪一边站队的问题。 

首先,峰会没有邀请俄罗斯。其次,俄国的准盟友中国虽获邀,但不来。另外,巴西、南非、沙特等地区大国也纷纷表示不派代表。印度虽然表示派代表,但是派遣什么级别代表仍未定。 

俄方更是摆明唱对台戏,干脆宣布同时间(6月12-24日)举办“金砖国家运动会”(BRICS Games),邀请各国要员,并称有“近百国家”参与,另有40国有意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院的卢瑟维齐副主任表示,尽管瑞士峰会届时会有多少国家元首出席,以及多少国家派政府或民间代表还未最后确定,但俄罗斯竭力利用外交、文宣和经济手段破坏峰会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协助俄罗斯幕后规劝各国不要参与峰会也有一些证据。 

她分析说,中国和俄国一样,致力于终结他们所谓的“美国全球单极霸权”,打造“多极世界”;鉴于峰会目前确认的参与国多以传统美欧等西方盟友国家为主,巴西、南非和沙特这些有地区影响力国家都不参与,可见俄中积极打造的抗衡西方抗衡阵营有了一定雏形。 

她认为,这次的和平峰会和乌克兰战争本身一样,已成为大国的角力场,也是一面反映当下国际关系现实的镜子。她认为,集中精力与美国角力的中国,自然不会参与这种“他们认为被美国和西方主导的论坛”。 

乌克兰对峰会的期待 

乌克兰前国防部副部长,现任国防战略中心(Centre for Defence Strategies)副主席弗罗洛娃(Alina Frolova)在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则更加坦率地解释了乌克兰对这次峰会的实际期待。 

弗罗洛娃首先表示,乌克兰当然不期待能透过这次峰会达成停火或和平协议,但是峰会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起点,最终可能有一份联合声明。她希望峰会能使乌克兰可接受的和平愿景逐渐成为“国际共识”。 

她介绍说,乌克兰本次会议期间,主要希望能在核设施安全保障、自由航行权和粮食运输安全保障以及尊重人道主义、保护平民和交换俘虏等三方面取得国际共识。 

乌克兰对中国未接受峰会邀请感到失望,但是并不感到吃惊。弗罗洛娃说,中国如果同意来,那才是“奇迹”。 

 据称,乌克兰更关注的是西方主要盟国派遣高级别官员参与,以及长期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印度最终会派遣哪个级别官员与会。据估计,印度很可能派遣“第三级别”——副部长级别官员。 

弗罗洛娃说,中国虽然提出了12条和平建议,但是建议基本上与俄罗斯立场相仿,因此乌克兰难以接受。 

弗罗洛娃分析认为,现阶段各方还没有多少真正谈判的可能,还只是不断摆出政治姿态。但是她也指出,随着美欧对乌克兰实际支持的长期化与制度化,一旦中俄都意识到乌克兰不会放弃抵抗,而西方盟友也不会放弃乌克兰,那么各方面的立场变化就会加速。 

据介绍,乌克兰目前的和平愿景就是要恢复1991年(苏联解体时)的边界线,也就是希望收回包括东部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在内的所有被占领土。 

当被问及乌克兰方面是否能像韩战一样停火和以目前实际控制线维持停火边界的时候,弗罗洛娃表示那种可能性不存在。她同时承认,乌克兰深知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不可能从谈判桌上得到的道理。 

弗罗洛娃解释说,韩战之所以可以实现停火和南北分治,是因为美国在当地有强大军事存在,提供核保护伞,并作出全面安全保障承诺。乌克兰现在还不是北约成员,没有北约驻军,也没有得到北约全面安保承诺。 

她说,如果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获得全面安全保证,那么也许韩战方式的停战协议还有一定可能。 

“中国并不追求一场全球性战争”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纪念诺曼底登陆80周年的讲话中,表示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当前的乌克兰战争相比较,并承诺对乌克兰“绝不放弃”。 

欧盟和北约的领导人也纷纷作出类似的承诺。 

无巧不成书,就在国际政要纷纷在诺曼底登陆周年时候对比二战与乌克兰战争的时候,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也在英国伦敦6日的一场智库论坛会上陈述了他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分析。 

类似“站队”说法,弗格森认为世界已进入“第二次冷战”。他说,莫斯科、北京和德黑兰已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试图颠覆战后法治国际秩序的“邪恶轴心”,而乌克兰就好像二战之前的捷克斯洛伐克。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盟国当时立场坚定地保卫捷克斯洛伐克,那么德国就难以得逞,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入侵波兰、法国和苏联,就不会有世界大战。弗格森说,正是因为纳粹顺利占领苏台德地区,并顺势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使得德国的财富和工业实力倍增,战略环境改善,最终导致希特勒扩张野心极度膨胀和战争爆发。 

弗格森还指出,加沙战争以及可能发生的台海战争与乌克兰战争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伊朗和中国也都在试探西方世界的底线和承受能力,如果民主国家此时此刻软弱和退让,就很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世界引入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过,乌克兰国防战略中心副主席弗罗洛娃在这方面的看法略有不同。她不认为中国正在“追求一场全球性战争”。 

她表示,中国在战争初期可能误算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和决心,以为俄罗斯几天或最多几星期就可征服乌克兰。她注意到中国在乌克兰有很多投资和财产都没有撤离,很多都被战争毁坏了。 

她表示,从战略层面分析,虽然中国向俄罗斯大规模提供“非致命性”物资,但是还没有官方正式表示愿意看到俄罗斯取得胜利,也就是说还“留有余地”。她认为中国“似乎还关心经济和贸易”,“似乎并不追求一场全球性战争”,而是更希望透过施用国际影响力来增加与美国和欧洲交易的筹码。 

 她认为这种讨价还价的立场就意味着在中长期,各方立场还有机会逐渐靠拢。 当然,她坦诚地讲,乌克兰妥协地余地不多。 “乌克兰如果停止抵抗,就不存在了。乌克兰是在为生存而战”。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乌克兰和平峰会:解读中国不参与立场和新冷战大国博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