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冠疫苗终于来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疫苗、美国疫苗、德国疫苗、英国疫苗、中国疫苗陆续获批上市。然而,当漫长的抗疫之路乍现曙光,新冠疫苗成功面世之后,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和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那么全球已经上市的疫苗到底面临什么阻碍?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第一,新冠疫苗产能不足,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测算,疫苗覆盖率要达到70%~90%,才能形成群体免疫。按全球75亿人口计算,则需要52.5~67.5亿人获得免疫力,又考虑到有时两剂疫苗才会起到免疫作用,那么全球大约需要至少100亿剂新冠疫苗。
疫苗产能不足,只能提前下手。根据界面新闻整理的数据,目前全球新冠疫苗订单总数已经超过100亿剂,而疫苗买家基本都是美俄欧等发达大国。莫德纳就曾强调,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将有1亿至1.25亿剂,其中8500万至1亿在美国,在美国以外有1500万至2500万剂。换而言之,即是富裕国家正在囤疫苗,贫穷国家却有钱也买不到疫苗,赤裸裸的资本垄断。
第二,新冠疫苗运输、储存条件严苛。一般来说,疫苗运输需要保障全程2~8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但高水平的冷链系统在发达国家也不容易实现,别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仅有28%的医疗场所才有稳定的供电。
比方说,美国的辉瑞疫苗需要被存储在零下70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下,另一款莫德纳疫苗虽然无需超低温储存,但保质期不长,在2至8摄氏度的温度中只能保存30天。同时,这两款疫苗价格相对昂贵,莫德纳疫苗价格约25~37美元/剂,辉瑞疫苗价格则为19美元左右/剂。这就不利于美国疫苗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普及。
第三,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慢,公众接种意愿普遍不高。经过梳理,目前海外已有俄罗斯、英国、美国、印度、土耳其、等40多个国家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但受疫苗产能、运输等条件限制,各地疫情接种速度慢。
比如,全球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确诊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人大关,但截至今年1月5日,全美完成第一剂疫苗的人数仅为483.6万。这让美国公众的健康面临巨大的风险。
另外,紧急批准上市的疫苗安全问题频发,多位首批接种人员表现出不良反应,美国辉瑞疫苗、英国阿斯利康疫苗都曾被曝出受试者死亡的事件,这让公众更加谨慎地考虑疫苗接种问题。
那么中国新冠疫苗产能如何?存储难吗?公众接种意愿如何?接种后有无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梳理包括中、美、英、澳、日、韩、法、德在内的全球27个国家的民调结果,中国人民同意接种新冠疫苗的比例高达97%,位居首位;印度民众则接近90%;美国为67%;俄罗斯为57%。
而中国民众之所以信任国产疫苗,一是安全有效,中国灭活疫苗本身是技术比较成熟完备的疫苗,这种技术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据统计,自去年7月以来,我国累计接种超450万剂次,接种结果充分证明我国疫苗安全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再者,中国疫苗全民免费接种。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表示,中国疫苗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目前,中国已获得16个国家和地区的疫苗订单,国内18家企业正在加快新冠疫苗产能建设,其中国药中生北京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数量将达到10亿剂次以上。而且中国灭活疫苗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更具优势和普及性,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