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报告让加拿大打工族的悲惨现状实锤。
盖洛普(Gallup)最新发布的《全球职场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Report)让加拿大打工人倒吸一口凉气——在对22.5万打工人的调研中,加拿大人展现出最魔幻的职场生存状态:
53%的加拿大上班族自认”人生赢家”,这比例碾压美国(52%)和欧洲(47%),仅次于澳新(56%)和拉美(54%)。但啪啪打脸的是,加拿大打工人的日常压力值全球最高!近六成(58%)加拿大人每天活在高压中,比全球均值足足高出18%!

这份报告涵盖工作体验与整体生活状态。调查显示,加拿大受访者对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其每日压力指数一骑绝尘。
职场满意度跌惨
更扎心的真相是,北美职场满意度10年暴跌:从2011年60%的”人生赢家”跌到如今52%。
全球仅21%的人真正热爱工作,而有62%的加拿大人进入”职场植物人”状态,每2个打工人就有1个在偷偷刷求职网站。
当被要求评估生活状况时,33%的全球受访者被盖洛普定义为“蓬勃发展”(thriving),58%处于“挣扎”(struggling)状态,另有9%因评分过低被归类为“痛苦”(suffering)。
加拿大有53%的劳动者被评为“蓬勃发展”,高于美国(52%)和欧洲(47%),仅落后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56%)、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54%)。但这种高评分可能暗藏隐忧。
高压力与低负面情绪的悖论
尽管加拿大人报告愤怒(19%)、悲伤(23%)和孤独(16%)等负面情绪的比例低于或接近全球均值,但近六成(58%)受访者表示“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压力中,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整整18个百分点,且超过所有地区均值。
幸福感与工作投入度双降
盖洛普指出,北美打工人近年满意度持续走低,“蓬勃发展”员工比例从2011年的60%降至52%。报告将满意度下降归因于住房成本、通胀压力等生活成本问题,但强调工作投入度(或工作兴趣)的降低也是关键因素——这一指标同样亮起红灯。
在涉及职场关联度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职责清晰度、个人成长空间、同事关系等)中,全球仅21%的受访者被认为“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并愿推动组织发展。
高达62%的劳动者处于“不投入”状态,表现为“心理疏离工作”,虽耗费时间但未注入“精力或激情”,这类人群最可能实践“安静离职”(quietly quitting)。最严重的是17%的“主动脱节”群体,他们对未被满足的需求心怀怨恨,并“通过行为宣泄不满”。
调查还发现,50%的受访者正在观望或积极寻找新工作。而全球打工人都将面临AI时代职场大逃杀。
盖洛普首席执行官Jon Clifton在报告前言中写道。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工作时代的边缘,正在见证全球职场的一个关键时刻——在人工智能AI改变其发展道路上的每个行业之际,员工的参与度却在下降。”
在加拿大,专家指出高房价和通货膨胀正在悄悄榨干加拿大人的幸福感。而网友们对工作压力大这件事更有话要说。
社交媒体工作压力相关的帖子下留言已经炸了。
“太真实了!太真实了!”
“确定这是认真的?不是日本?”

“可能是因为我们工资低,还和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印度人一起工作。加拿大又一次在自由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漂亮。”
“那是因为我们和那些蠢透、不专业的印度人一起工作,他们不遵守基本规定,还不断削减工资。谢谢你,特鲁多。”

“是啊。这里有太多人从事着不该从事的工作。”

“和女权主义,还有印度人一起工作,压力能不大吗。”

“房租每月近$3000,大多数拥有几个学位、经验丰富的人的工资都在$5000左右。没错,很有道理。”
“我们拿的是用蹩脚的加元,还要被税得要死。”
“这个我们的欠债有关啊!我们不应该欠这么多房贷、地税、房屋保险、汽车贷款、汽车保险,所有这些都压力很大。”
“我每周工作70小时,却只拿到40小时的工资。然后还要被税,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什么都买不起,加拿大真是个糟糕的国家。”
“那是因为我们工作努力,却被万税压得喘不过气。”
“税太重,工资太低,天气够糟,经济更差,房子负担不起,政府腐败。你还指望什么呢?”


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