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她表白老公,热搜被骂爆了

原创2023-02-23 |作者:她姐 | 来源:她刊

这个周末,她姐的朋友圈和社交平台首页都被一场骂战刷屏了。

 

起因源于一个对话视频,对象是我非常喜欢的上野千鹤子老师。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视野一直是宽广的,她关注女性、战争、养老、父权制、资本主义……试图探讨的永远是结构性制度性的深层问题,而不是对个体的批判。

 

网友期盼这场对话能有更深入的探讨,而她与三位北大校友的视频一发布,却被吐槽沦为了婚育恋爱的茶话会。

 

 

问题基本集中在了恋爱、择偶、婚姻上,上野本人忍不住调侃说:“大家都是有经验的人了吧,怎么还要像十多岁的小姑娘那样让我给建议呀。”

 

 

而这只是争议的开始,随着视频主角北大博主的私人经历被扒,更大的骂战开始了。

 

反对她的人说她是“娇妻”,“子宫”。

 

支持她的人说“婚姻自由”,“已婚女就有错吗?”

 

没错,本来是一场女性主义的对谈,又演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婚女与单身女性的战争。

 

 

 

 

为什么又成了女性间的战争

 

已婚女性和单身女性的战争,可以说是旷日持久。

 

她们互相鄙视,互相踩踏,女性之间的鸿沟越撕越深。

 

女性主义思潮兴起的这几年,已经骂过好几轮。

 

标榜女性主义的已婚女,是娇妻,是奴隶,只能尊重祝福。

 

papi酱因为孩子随父姓,独立女性的人设崩塌,“愚蠢的婚女(驴)”“给人下崽”,连育儿的憔悴不堪,也是“叛徒活该”。

 

      图源:微博       

 

总之,结婚的女性不配称女性主义者,乖乖做娇妻就“别死我家门口”。

 

这边是独身的唾弃结婚的,那边不结婚的女性也难逃围剿,一样身处鄙视链底端。

 

公开劝女性结婚生子,一直是当今的互联网奇观。

 

杨丽萍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再美再优秀都是自欺欺人,儿孙满堂才是真幸福。

 

      图源:抖音

 

周海媚这样的大美女,不留个后代是一大遗憾。

 

      图源:网络

 

一旦跟女性主义沾边,结婚这个话题就是个炸药桶,已婚女性和独身女性的战争,一点火星就能引发舆论震荡,车轱辘吵上三天三夜不停。

 

男网友们这几天都津津有味地围观骂战:

 

笑看女权内斗,让她们吵,不用别人出手,女权主义自己就死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条分裂之路?

 

我们最该看见的,难道不该是婚姻制度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拿着放大镜在女性身上找问题,彼此攻击。

 

就像上野千鹤子说的,“普通婚姻往往是女性在忍气吞声”。

 

也许,先看清婚姻在本质上对女性的剥削,我们才能敞开谈下一步,而这实在被科普的太少了。

 

 

 

女性的负担与男性的便利

 

先来看看婚姻是如何让女性忍气吞声的,上野千鹤子的一针见血,一百年前就有人呼应。

 

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已看透婚姻之于女性的负担、剥削,之于男性的恩惠、便利。

 

 

 

女人历来是穷的,并不仅是二百年来,而是有史以来就穷。女人比希腊奴隶的子孙的智力的自由还要少,所以女人就绝对没有一点机会写诗。这就是我所以那么注意钱和自己的一间屋子的理由。

 

 

 

女性在婚姻中不拥有财产,她本身就是丈夫的财产,不拥有自己的房间,更没有个人的成长空间。

 

一旦走入婚姻,她在关键的成长阶段,难免被大量无偿的育儿、家务劳动拖累。

 

金智英的迷宫你还记得吗?

 

      图源:《82年生的金智英》

 

结婚前,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女性,和丈夫一样读过书,也努力工作,但随着婚姻、生育而来的操劳,中断了她的事业,也击碎了她的美梦。

 

离不开母亲的孩子,做不完的家务,身体不断劳损,精神日渐虚弱。

 

别人都当她是在家享福的家庭主妇,只有她一个人在婚姻的漩涡里被掏空了身心。

 

      图源:《82年生的金智英》

 

更可怕的是,婚姻往往会披上爱情的圣衣,把女性“骗进来杀”,嫁给爱情之后,一张结婚证却无法约束爱和人心。

 

黄阿丽在成为大女人之前,也曾有一个娇妻梦,她以为嫁了富二代就可以躺平,谁知丈夫靠不住,到头来还是她撑起一个家。

 

赚钱养家的是她,育儿的还是她。

 

说什么让女性平衡事业和家庭,其实就是双肩同时挑起重担,免费打两份工,还要被批“太强势”“让男人压力太大”。

 

      图源:《黄阿丽:小眼镜蛇》

 

女性遭受的婚姻之苦,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它融入日常的角落,要批判都不知从哪个线头入手。

 

但苦痛却是真实的。

 

鼓起勇气开一辆车离开家的苏敏,离婚也要脱一层皮。

 

刘小样宁可痛苦不要麻木,想从日复一日的家庭劳作中挣脱,怀揣着炽烈的憧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她最终没走出平原。

 

      图源:《半边天》

 

对被规训了千百年的女性来说,婚姻有一种天然的难以抵抗的向心力。

 

它消磨她们的身体,剥离她们的个人理想,最终女性要么清醒了逃离,要么就只能不断反刍那一点虚无的甜头,劝自己认命。

 

反观男性,结婚称得上是一本万利。

 

男明星为什么会娶年轻助理?

 

因为她能照顾他的生活,生育他的孩子,还免去大量曝光带来的舆论危机。

 

金智英的丈夫一拍脑袋就想要妻子怀孕,因为当不当爸并不影响他升职加薪。

 

      图源:《82年生的金智英》

 

人们都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名扬世界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但却少有人知支持他的妻子安娜。

 

小他20岁的安娜,为他打理衣食住行,在他癫痫发作时悉心陪伴,免除他写作之外的后顾之忧,她说:

 

“我一心想做他的生活伴侣,分担他的工作,改善他的生活,使他获得幸福。”

 

太讽刺了,同样是才华横溢的作家,伍尔夫纠结于想要拥有自己的房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坐享妻子帮他操持内外的稳定大后方。

 

妻子的存在简直就是万能补丁,以至于连女性都想拥有一个妻子。

 

      图源:《黄阿丽:风流女子》

 

所以,当我们讨论女性主义的自由之前,请务必看清楚婚姻这种制度被发明出来,对充满了对女性的剥削。

 

婚姻这项制度,本身就不存在公平。

 

 

 

别再美化婚姻制度了好吗

 

事实上,婚姻制度在建立之初,就把“奴役女性”四个字刻在了骨髓里。

 

婚姻制度演变到现代,既进步了也退步了,不变的是依然存在系统性的对女性的剥削。

 

这才是上野千鹤子身为异性恋却坚决不走进婚姻的根本原因。

 

      《爱情神话》   

 

时间回到人类历史的开端,农业文明出现,人类不再是史前时代的狩猎、采集、居无定所,而是出现了生产剩余,有了私有财产。

 

随着农业技术进度,男耕女织产生的经济剩余比例拉开,男性统治逐步巩固,女性一步一步沦为男性的依附。

 

 

又由于独属女性的生育功能让她们成为奇货可居的财物,这时婚姻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了下来。

 

婚姻制度的本质是产权保护。

 

作为生产者的男性希望财产被继承下去,而且必须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于是便通过婚姻这场仪式,向其他男性宣誓对这位女性(妻子)的独有权,女性作为一项财产从属与丈夫和家庭。

 

彩礼在这个阶段出现了,男方家庭支付彩礼,本质上是向女方家庭购买这一份生育劳动力。

 

难怪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尖锐地说道:

 

 

 

现代的独立家庭是建立在对妻子公开或隐蔽的奴役基础之上的。

 

婚姻制度起源于父权对血统纯正的苛求,本质是对女性生育权的剥夺和掌控。婚姻制度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男权文明的象征。

 

婚姻本质是保障每一个男人有自己的奴隶。

 

 

西方婚礼还保留了新郎从新娘父亲手上接过新娘的传统。

 

这就像财产的交接仪式,曾经她属于父亲,婚后属于丈夫,女人从未属于过自己。

 

      《勿言推理》   

 

为了对抗亲子不确定性,焦虑的男性制定了贞操观这项独属女性的道德。

 

西欧的天主教不许避孕不许离婚,东亚儒家思想也纲常森严,女性一旦不孕约等于有罪,丈夫可以合法休妻。

 

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便在争取女性“受教育权、选举权、财产权”三项基本权利,因为那时女性被视为家庭的附庸,她投票的意旨由丈夫代表,她的钱又由家庭掌握。

 

小时候我非常不解为什么女性作家都那么热衷写嫁男人那点事,后来才知那个时代的女性,婚姻就是她们全部的课题和一生的困境。

 

      《劝导》   

 

在简奥斯丁的《劝导》中,女主角安妮无法成为父亲财产的合法继承人,堂兄艾略特为了争取遗产不择手段。这样的叙事放在今天,不就是“独生女家庭被吃绝户”嘛。

 

女性拥有财产是非常晚近的事情,直到1970年代,美国女性都无法自主办理信用卡,需要带上一名成年男性在申请表上签字。

 

即便今时今日,我国农村地区还保留着家庭父权制的传统,“随父姓,从夫居,儿子拥有继承权”,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性依旧是失权的。

 

 

直到工业革命到来,婚姻里的女性处境有了变化,但很难讲全是好处。

 

最初的纺织工业需要大量女工,女性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女性经济地位提高,一定程度上也让女性的家庭话语权提升了。

 

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平等地惠及两性,反而扩大了性别权力的鸿沟。

 

因为小农经济时期的男耕女织,并不存在界限分明的公领域和私领域。

 

可生产力提升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发生在公共领域,而男性劳动成果与商品市场联系更紧密,更容易得到社会价值认可。

 

公共空间属于男性,私领域属于女性,这时女性并没有不劳动,但做的全是不被市场定价、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偿劳动。

 

劳动时间往往更长,却成了“男人养家女人被养”的寄生虫。

 

      《82年生的金智英》   

 

上野千鹤子在《家庭与父权制》里详细分析了女性在家庭中从事的家务劳动、育儿、养老、看护、财务、还有情感劳动、阐释性劳动……

 

这些家务劳动(再生产劳动)是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合谋。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随着养家的成本提高,女性甚至也不能安于当全职太太,她也需要参加工作,这时已婚女性则是打两份工。

 

然而资本生产已经建立起男性统治的结构,重要岗位不接受女性,很多技能传男不传女。

 

即便到了今天,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还会根据“婚否,育否,几孩”来裁定女性价值,数据显示女性收入约为男性的77%,每生育一个子女女性工资率下降10%左右。

 

      图源:新浪微博       

 

“男女同休产假”也没达成共识,在男性产假就几天的情况下,只延长女性产假,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就业歧视。

 

      图源:新浪微博       

 

相当于女性打着两份工、吃了三重瘪:

 

在家提供无偿劳动,在社会上捡男人挑剩的活儿,最后还得沦为家庭的附庸,没啥话语权。

 

      《逃避可耻但有用》   

 

新的《民法典》加入了离婚家务补偿的新规,甚至有案件已经施行,全职太太结婚五年要求补偿16万,最后法院判决补偿5万元。

 

      图源:新浪微博       

 

这个定价相当于一年一万,市场上家政工、育儿嫂、护工随便一个工种都能月入几千。

 

家务劳动的社会认可还是太低了。

 

      家庭主妇的工作如果市场化:高端私人管家      

 

看到了吧,即便到了今天,婚姻法是保护有产者的底层逻辑依然坚固。

 

无数女孩本着“都是一家人”的念想为家庭奉献,最后感情破裂还落得人财两空。

 

有女孩不但在家管钱,在婆家公司也管财务,却没有签劳务合同,无薪工作十四年,最后法院判定非劳动关系,不支持索赔劳动报酬。

 

      图源:新浪微博       

 

关注“紫丝带妈妈”就会知道,离婚时法院判子女归属,也会看双方的收入情况,妈妈需要有份工作证明有抚养能力,这对全职太太非常不利。

 

最近还有一个事件在网上特别火,男孩在没有订婚的情况下愿意为女孩买房,只写她名字,女孩本来觉得美滋滋。

 

      图源:抖音   

 

结果评论区人间清醒:其实男方是占用了女方的首套房资格和优惠,房子没去公证处“自愿赠予”,则还是属于他的婚前资产。

 

倘若离婚房子不是女孩的,但房产证写了女孩名,却要承担贷款,这还没订婚呢,真是诡计多端的好男孩呀。

 

      图源:抖音评论区       

 

所以划重点再说一遍,婚姻法是保护有产者的,姐妹们,搞钱比嫁良人靠谱多了!

 

 

被浪漫爱情包装的婚姻制度

 

而到了现在,我们是怎么看待婚姻的呢?

 

婚姻是女孩的梦想,是“嫁给爱情”的典范。

 

但其实“浪漫爱是婚姻的基础”是非常晚近才出现的观念,以前主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

 

即便演变至今,也有学者陈纯批判说:

 

 

 

浪漫爱情不过是婚姻制度用来掩盖事实的幌子。

 

在一个金钱至上的世界,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必然是财富再分配,婚姻文化即是如何通过结合创造最大的财富效益。

 

 

婚姻与爱情挂钩的历史是短暂的,但婚姻里的伤害却历史悠久。

 

中世纪法国法律中,男性对其女性配偶有着监护权,丈夫可以在“保证不流血的情况下有节制地”行使对妻子的“监护权”,某种程度上这是法律为家暴开脱。

 

意大利曾有过“修补婚姻法”,即是少女失贞是无耻的,如果女孩被强奸,要么被父亲“荣誉谋杀”,要么选择嫁给强奸犯,强奸的罪行就自动消失。

 

打开最近的新闻,依然有大量将严重的家暴“化解”为家务事的从轻处置。

 

      图源:新浪微博       

 

婚姻制度的不平等如此之多,离婚冷静期的出现又让退出婚姻的难度不断加大。

 

也难怪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良好收入的女性更不愿意走进婚姻、放弃事业、生育子女,从经济学上考虑,机会成本太大了。

 

      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      

 

现在晚婚已经是大势所趋,去年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200万,2021年超过9200万的成年人是独居状态,我国单身人口高达2.4亿。

 

女性初婚年龄推迟到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终身无孩率接近10%。

 

看到了吧,明明是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却内化成了已婚女性与单身女性的战争。

 

这不是女性之间吵翻天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不新鲜了。

 

《美国夫人》不就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时,一位主妇凭一己之力破坏了“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让女性解放倒退几十年嘛。

 

      《美国夫人》   

 

所以要加入这场不存在的战争吗,在狭窄的女权定义里争个三六九等?

 

当然不。

 

上野千鹤子在《厌女》中说得很明白:

 

 

 

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是支配统治的铁定法则。

 

支配者总是将支配对象分离隔断,让她们互相对立,决不允许她们之间产生连带感。

 

 

但其实每个女性都笼罩在婚姻文化的阴云之下。

 

打开隔阂,我们分明是有着相同伤痛的命运共同体。

 

最重要的是,不要再糊弄自己。

 

不要假装岁月一切静好,婚姻完美如梦,系统性的不公压根不存在。

 

不愿自称受害者,或许是某种要强。

 

但上野说:“请诚实地面对自己吧。”

 

 

 

也许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听起来有些高高在上,可我还是要说。

 

正视自己的伤痛吧。痛了就喊痛。人的尊严就从这里开始。要对自己诚实,不要欺骗自己。

 

一个人若是不能相信和尊重自己的经历和感觉,又怎么可能相信和尊重别人的经历和感觉呢?

 

所以我才说,自称受害者不是软弱的表现,反而是强大的证明。

 

 

毕竟——

 

要说女性主义有什么用,那就是当你受到伤害、 遭受不公的时候,它能够给你反抗的语言。

 

 

戴锦华也如此看待女性主义的:

 

 

 

女性主义理论对我最大的助益,是让我明确地知晓,这不是我的问题,说得更朴素些:这不是我的错。

 

对于我,基本的议题是学会接受自己,并背负起自己。

 

同时不断告诉自己和伙伴,我们不要“加盟”社会性的对女性、对自己的迫害。

 

 

姐妹们,传播出去,一起共勉。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粒粒安

微博 – @她刊iiiher

 

 

fungo

声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复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她表白老公,热搜被骂爆了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